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四十八章 長沙之圍殲與千裏躍進(十九)(1 / 2)

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四十八章 長沙之圍殲與千裏躍進(十九)

在後繼步兵連的接應下,完成摧毀浮橋任務的警衛連、機槍排、迫擊排帶著重傷、戰死官兵撤了下來。雖然短短十多分鍾的突擊,就有一百多兵官兵付出了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其中絕大多數是精銳的警衛連長官兵,但他們的犧牲減輕了友軍的壓力、加速了日軍的覆滅。

燃燒的江麵上,兩座浮橋已斷成數截,火光所及之處的血水中一具具屍體隨波起伏著,中間更有一些重傷的日軍發出了絕望的呼救聲,等待他們的命運隻有兩個,或力竭而沉入江底或血盡而亡。

登上南岸的日軍還不到三個中隊,加上潰退下來的第8師團官兵也不過近兩千而已,兵力雖還較圍上來的中國官兵多,但麵對強大的火力,還是被死死壓製在地麵無法動彈,後無退路,前無生路是他們最好的寫照。北岸的日軍倒還有四千多殘兵,不過麵對的中國軍達四個師之多。

在大局以定的情況下,第149、150師的四個營長采取了穩紮穩打的戰術,指揮部隊在輕重機槍、迫擊炮火力的支援下緩緩向前推進,一旦遭到日軍火力攔截,鋒線立即隱蔽,集中壓製火力將之摧毀。連拚命的機會也沒有,在中國官兵的緩慢但無法抵擋的攻擊之下,日軍一點一點被壓向江灘。

相對於戰況一麵倒的南岸,北岸的戰鬥從一開始就異常慘烈。

第78、87軍的先頭部隊抵達江邊後即發動猛攻,震天的喊殺聲中,中國官兵如潮水般湧向日軍倉促布置的防線。子彈交錯中、榴彈暴轟中,攻擊鋒線上、防線上血霧彌漫,到處是絕望的慘叫聲、求救聲。

換成是第4師團部隊的話,這些日軍肯定會選擇投降,可惜象第4師團這樣的部隊在日軍中是絕無僅有的!自幼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四千多日軍,在明知已無生路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頑隅抵抗。這種抵抗是無勞的,但卻造成了中國官兵的大量傷亡。

在日軍瘋狂阻擊之下,鋒線上的中國官兵成片的栽倒,後續的官兵卻如未見似的踏著同伴的鮮血向前突擊。能打逆風仗的國軍的確是不多,但打起順風仗來都不在話下,四個師圍攻兩個隻有一半兵力的日軍聯隊,官兵們也爆發了前所未有的鬥誌。

一個連打殘了,有一營加入戰鬥;一個營失去了戰鬥力,有一個團投入戰鬥,中國官兵是越打越多,而日軍是越打越少。在中國官兵前赴後繼的攻擊之下,數處日軍防線被撕開了,聯隊長、大隊長們被迫收縮兵力。戰至半夜,殘存的日軍被分割、壓縮在六個的江灘陣地上。

戰鬥又持續了數十分鍾,當所屬的大隊長們紛紛發來訣別電後,兩名聯隊長在衛兵淒涼的歌聲中相繼點燃了聯隊旗,然後揮舞著指揮刀率最後的兵力向再次湧上來中國官兵發動逆襲,而江水邊響起了一片天皇萬歲的嚎叫聲,數十名重傷日軍紛紛自殺。

南岸貓戲老鼠般的戰鬥也結束了。被趕到江水邊的日軍除了一些跳江試圖潛逃外,其餘都在僅存的軍官帶領下返身發動衝鋒,早就嚴陣以待的輕重輕機手、步槍手、迫擊炮手立即全速射擊。絕大多數日軍倒在了彈雨中,數十名僥幸穿越火網的日軍在扔出一枚手雷後也被呼嘯而來的子彈、榴彈淹沒。

汨羅江南第8、10師團部值班軍官冷漠的將訣別電揉成一團,隨手扔掉,並沒有去打擾正在休息的兩位師團長,因為這個結局早在他們的預料中。

槍聲、爆炸聲時不時在遠處響起,過了一會兒就停熄,可另一處又響起了交戰聲音,值班軍官們的表情顯得十分無奈,自入夜之後,中國軍就不時的進攻,可一等他們拉開架勢,對方卻又消失地無影無蹤。好在奉命去搶占石塘尖、南山尖、老山尖的聯隊倒沒有遭到攻擊,已順利抵達指定位置。

石塘尖、南山尖雖然隻是兩座低矮的荒山,卻是日軍第10師團撤退路線上極其重要的戰略要點,平通大路就自兩山間穿過。第10師團第8旅團團長加藤章率領的一支近三千輕裝部隊抵達後,不顧疲勞就迅速展開,隻用兩個中隊占領山嶺,其餘兵力撒後周圍。

在負責搜索的中隊長報告山上沒有人影之後,加藤章和旅團部一眾軍官放心地擠在野戰帳蓬裏休息,不一會兒就打起了呼嚕。

淩晨四時,人類生物鍾進入最低潮時期,隨著血壓到達最低點,腦部的供血量減至最少量,肌肉、神經反應也處於最微弱的反應狀態。由於兩座山很小,不多的樹林和幾個小山洞都仔細檢查過來,沒有壓力的日軍明暗哨早已抵擋不住身體的抗議紛紛打起瞌睡,隻有當巡邏隊從身邊經過時,才勉強做出警戒狀態,隊伍一過去又馬上閉上了雙眼。

第8旅團部所在的石塘尖上,輪到最後一次巡邏的十三名日軍在班長的帶領下加快了速度,可能是為了盡早完成巡邏,走在最前麵的班長經達明暗哨時連口令也沒有問,而那些雙眼迷蒙的哨兵也懶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