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心理測試(1 / 2)

第12節:心理測試

第12節:心理測試

第12節:心理測試

“鑒於當前的國際形勢,掌握完整的情報比任何時期都更為重要,它可以使紅軍用最經濟的兵力部署來配合軍事形勢,把敵人發動突然襲擊的可能性與有利條件減小到最低限度,並保證紅軍在緊要關頭能有效地動員必要的力量。因此,可靠的情報是紅軍考慮防禦、守衛、進攻等戰略戰術並製訂相應的作戰計劃、組織後勤供應及分配資源,進行軍事部署的主要依據。” ——弗洛伊索夫教授

張國燾:(1897年——1979年)字愷蔭,江西省萍鄉人。家境富裕,祖父是清朝翰林、父親曾任過浙江省象山縣知事。北大活躍分子,學生幹事會幹事。中共一大代表,當選為中央局組織主任(相當於中共三把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之一。

1923年6月中共三大時,因不讚成國共合作,被以反對建立革命的統一戰線為由,失去中央局的領導地位,調往北平從事鐵路工人運動,推舉為全國鐵路總工會總幹事。

1924年5月21日在北京被北洋政府京師警察廳逮捕,隨即叛變,供出我黨北方地下組織機構和人員,並說出李大釗等人的秘密活動地點。敵人認為張國燾還有利用的價值,遂將他釋放,封閉相關檔案,因此張國燾叛變一事長期不為人知。

1937年8月,黨中央分配他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他卻認為黨已變質,為叛黨尋找理論根據。

1938年4月清明節,國民黨政府派西安行營主任將鼎文為主祭官,邊區政府派張國燾為陪祭官,前往陝西省中部縣(今黃陵縣)祭掃黃帝陵。事先張國燾以與國民黨聯係好,借此機會再次叛逃西安。4月17日,張國燾不顧中共駐西安辦事處負責人林伯渠的勸阻,逃往武漢。周恩來趕到武漢勸說,張國燾陽奉陰違,4月18日又從武昌逃到漢口,自行脫黨。隨即中共開除其黨籍,共產國際也同時開除其黨籍。爾後加入軍統,壞事做絕。1979年病死於加拿大多倫多市。

“立三同誌,你怎麼啦,那兒不舒服嗎?”柳原振雄關切地問。

“啊!沒什麼,我在想……”

李立三想起了在南昌起義時,他與張國燾之間發生的一場激烈的衝突。當時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均以就緒,箭已在弦,不能不發。就在此時張國燾趕來傳達共產國際的指示,勒令馬上撤消起義。李立三拍案而起、義憤填膺,大罵張國燾是叛徒,拔出腰間的手槍就要打,幸而被周恩來同誌勸阻。周恩來同誌向張國燾曉以利害,這才迫使張國燾同意起義,打響了對國民黨反動派武裝鬥爭的第一槍。

“張國燾,會是他嗎?此人現在可是紅四方麵軍的最高領導哇!不!沒有真憑實據,絕不能隨便懷疑自已的同誌呀!黨內的冤案還少嘛?!僅中央蘇區就有富田事變、AB團、袁文才與王佐,死了多少好同誌啊!”

李立三凝視著柳原振雄說:“伊凡同誌,這是一個很嚴肅、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切不可隨便懷疑自已的同誌!”

“可是立三同誌,你應該明白,這事兒的危險性和緊迫性,內奸在我們黨內隱藏了10年之久,我們絕不能讓這顆炸彈……”

“我當然明白”, 李立三想了想“這樣吧,中央紅軍正在長征途中,無法聯係。我請共產國際遠東局幫助調查一下;你以後有機會去北平也調查一下。民國時期的檔案應該還在。”

“對,我還可以去領事館去查檔案。”

烏裏茨基再次召見了柳原振雄,對他說:“伊凡少校,準備送你去列寧學院學習。鑒於你的特殊情況,在你方便的時侯,你離開大使館後到莫斯科大劇院對麵街道的長椅旁,你會看到一位漂亮的俄羅斯姑娘,你用俄語對她說:‘看歌劇嗎?’

她回答:‘票已經售完。’

你說:‘正好我有兩張。’

她便會欣然同意說:‘我叫娜達莎,謝謝你。’

然後她護送你上一輛私人牌照的奶黃色伏爾加小轎車,去學習。”

第二天,果然一切如約。伏爾加小轎車,沿著莫斯科河岸飛快地駛出市區。柳原振雄奇怪地問:“娜達莎同誌,這是去哪兒啊?方向不對!”

娜達莎笑了笑:“伊凡同誌,警惕性蠻高嘛。你是特殊人物,怎麼能在列寧學院公開露麵呢?我們是去列寧學院的一處秘密地點。”

車子停在了莫斯科郊外一處密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