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學員與教官
第14節:學員與教官
第14節:學員與教官
“你須切記:信件和包裹絕對不能直接寄往情報機構,必須有一個中轉的掩護地址。另外,重要的情報一定要由專門的交通員負責傳遞,緊急情況下就要啟用電台用密碼發報了。”
——娜達莎
接著娜達莎向柳原振雄傳授微型照相機技術和密寫技術。
“用做微縮照片的膠卷共有4種”, 娜達莎說“其中‘銀鹽’ 是最普通的一種。因為一般家庭用的照相機用的膠卷也是銀鹽底片。它的原理是:底片表層塗有一層化學藥品,含有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銀鹽顆粒。當快速拍攝照片時,光線進入照相機並射中塗有銀鹽的化學塗層,這便是底片曝光。而化學塗層對光線是十分敏感的,以致任何光線照射在塗層上,都會使隱藏的銀鹽顆粒曝光。
這樣,曝光的底片就可以拿去暗室內顯影了。把它放在其他化學藥水中浸泡,把沒有曝光的銀鹽清洗掉,於是那些沒有被清洗掉的銀鹽就形成了負片。負片是黑白色或是灰白色的,稱做‘乳膠層’, 而其他地方則是清晰的白色透明區。用這種膠卷負片就可以洗印出所需要的照片了。”
“其他3種呢?”
“第2種叫‘重氮’,這種膠片覆有一層對紫外光敏感的染料。紫外光不同幹於普通的白光,它有不同的波長。重氮膠片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曝光,染料部分崩解。把曝光的重氮膠片放入一個充滿氨蒸氣的小室內,使膠片顯影。當氨蒸氣觸及膠卷的塗層時,會發生一種化學反應,使殘存的染料流入膠片,而崩解了的染料則幹涸。結果就產生了底片,有透明區和黑白區,人的眼睛很容易就看清圖像了。
第3種叫‘卡爾瓦’,它覆有一層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氣泡塑料層。在紫外光下曝光時,氣泡中的氣體就膨脹了。顯影時,膠卷在熱輥之間通過即可,不需要任何化學溶液。膠卷受熱引起氣泡暴裂,露出了下麵一層透明的膠片。膠卷上其餘覆有塑料層的部分便形成圖像。卡爾瓦這種膠卷能大量地快速照相,很適合我們的需要。”
“教官,你要是開一家照相館,憑你的照相技術,用卡爾瓦膠卷,就可以賺大錢啦!”柳原振雄調侃道。
“我才不在乎錢呢!”
“那你在乎啥?”
“我在乎的是你……”
兩個年青人都默不作聲了,但彼此之間都能聽到急促地心跳。娜達莎強抑住自己的心情,有些顫抖地小聲說:“最後一種叫‘彩色膠片’, 它提供了另一種攝製縮微照片的方法。彩色膠卷的塗層含有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一個個分子,這些分子能夠交替地改變它們的顏色。但是這一現象隻有在這些分子受到在紫外光的作用時才會發生。紫外光曝光可以把分子從有色狀態變成無色狀態。這種轉換是在沒有任何熱作用或化學效應輔助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把膠卷由白光曝光,彩色膠片還能夠反轉回它原來的狀態。
這4種膠卷都是靠照相機的鏡頭,把影像縮小到它們的最小尺寸。不過,彩色膠片是最能夠高密度儲存信息的膠卷。隻是它的成本太高,還不能大量使用。
其實,對於情報而言,黑白照片更好。它更為精確一些,能分辨細微的差別,所以黑白圖像比彩色膠片更容易確定某一個目標。”
接下來,娜達莎教授密寫技術:“密寫技術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都是在用無色化學藥品處理過的紙張上寫情報。化學藥品的微小顆粒便印在紙上,然後收件人再用顯影劑使化學藥品的痕跡明顯起來。”
照相技術、密寫並不複雜,柳原振雄很快也掌握了。
“接下來,我說一下傳遞情報的方法。伊凡,你了解多少方法呢?”
“嗯,通過郵局、打電話、拍電報、旗語、信號燈、火車、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唔……對了,信鴿、還有狗……”
“好、好,知道得蠻不少嘛。這些方法你都要熟悉,並根據實際需要,正確地采取傳遞情報的方法。不過,你須切記:信件和包裹絕對不能直接寄往情報機構,必須有一個中轉的掩護地址。另外,重要的情報一定要由專門的交通員負責傳遞,緊急情況下就要啟用電台用密碼發報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吧,時候也不早啦。”
娜達莎開車送柳原振雄返回城裏。在距日本大使館還有幾個路口時,娜達莎將車靠路邊停穩,依依不舍地說:“勞駕你走幾步路了。下一次,要鞏固提高所學的技能。”
過了幾天,兩人又外出,娜達莎讓柳原振雄用不同的膠卷拍了很多照片,然後兩人開著車直奔莫斯科郊外密林裏的間諜學校。照片很快衝印出來了,娜達莎一麵看,一麵讚不絕口:“不錯,不論是取景、光圈、角度、速度、背景都正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