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師團代號(1 / 2)

第20節:師團代號

第20節:師團代號

第20節:師團代號

“日本的征兵製度和世界上各國大不相同,各國征兵往往來自全國各地,但日本不是這樣。日本的一個師團從士兵到軍官往往來自一個地方,鄉土觀念很重。所以這支部隊除了正規番號外,還有別名。”

——柳原振雄

伏羅希洛夫元帥笑容可掬地說:“伊凡同誌,咱們開始吧。”

柳原振雄也不客套,侃侃而談:“仔細地將紅軍與日軍相比較,我個人認為:紅軍擁有較強的戰鬥力,而形成較強戰鬥力的主要因素是在武器裝備上。紅軍有強大的火炮、有裝甲部隊;一個班的12名戰士至少配備有4、5支衝鋒槍,若是精銳部隊一個班幾乎全部配備衝鋒槍,還有機槍;而日軍隻有小隊才有機槍、衝鋒槍則根本沒有。”

“請問”,庫圖佐夫中將彬彬有禮地問“日軍為什麼不配備自動武器呢?”

“將軍同誌,日軍將領認為自動武器太浪費彈藥!”

紅軍軍官們聽了轟堂大笑。

布瓊尼元帥捋著哥薩克式大胡子得意地說:“日本人造不出機關槍!”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然而朱可夫將軍卻沒有笑,他沉著臉說:“不!元帥同誌,這與日軍的武士道精神有很大關係!”

柳原振雄欣佩地看了朱可夫一眼:“將軍同誌說的對,日軍將領認為:用自動武器不僅浪費彈藥,而且體現不出軍人勇敢戰鬥,視死

如歸的戰鬥意誌和精神!日軍十分重視單兵作戰能力,講究近戰。因此,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是很強的!”

“那麼,伊凡同誌,你認為紅軍與日軍,一對一的戰鬥,哪一方強呢?”一位年青的校官問。

“當然是日軍強!”柳原振雄毫不留情地回答“而且班對班、排對排、連對連、營對營、團對團也是日軍強!至於師一級規模,如果不是紅軍火炮、坦克等重火器比日軍多,結果也殊難預料呢?!”

停了一下,柳原振雄盯著布瓊尼元帥說:“元帥同誌,日本不是造不出機槍,而是沒有在這上麵花工夫。日本軍工技術雖然無法與歐美相比,但卻造出了不止一艘航空母艦,請問紅軍有嘛?不要說紅軍沒有,就連軍工技術世界一流的德國,不是也沒有嘛!”

這一下,紅軍將領們啞口無言了。一位佩帶天藍色肩章的空軍校官不服氣地叫道:“紅軍的戰鬥機世界一流!而日本連空軍也沒有!”

柳原振雄冷眼掃視了他一眼,鎮靜地說:“不錯,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建製,日本軍種隻有陸軍和海軍,沒有空軍。航空兵分別編在陸軍裏和海軍裏,分為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兩類,並分別設立陸航軍銜和海航軍銜。但是日本的戰鬥機絕不是隻呆在屋簷下的家雀!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通過對外來資源的吸收、消化,汲取對自己有益的養分,進而生產和製造出本土的先進戰機,從1911年到1936年,不過 25年的時間,日本工程師就讓日本飛機製造業發生了量到質的變化,從隻能製造普通雙翼飛機到製造出世界一流的戰鬥機!”

“能介紹一下性能嗎?”那個空軍校官老老實實地請教。

“可以。日本空軍的戰術理念與軍事哲學新原則是:在未來所有的戰爭中,都要力爭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日本戰機需要做的就是射擊和轟炸。因此,日本航空工程師奉命設計出能夠滿足陸海兩軍所需要的戰機。機上裝有遠程大口徑機槍,不僅可以借此奪取製空權,而且還可以直接支援地麵作戰。另外,陸航戰機能攜帶大量炸彈,而海航戰機則攜帶大量魚雷。

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零式戰鬥機,簡稱‘零戰’,被日本軍閥們譽為‘銀色子彈’。它是由三菱重工著名的設計師堀越二郎設計的。其性能特點是爬升率高、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目前樣機已試飛成功,正在改進中,它是日本敢於發動侵略戰爭的本錢。

另外,還有多種在很多性能參數方麵,都趕超其他國家的作戰飛機,比如:三菱轟炸機、愛知俯衝式轟炸機,以及中島魚雷轟炸機也在製造和研製中。還有一點我要忠告你……”

柳原振雄緊盯著那個空軍校官教訓道:“日本不論是陸航還是海航,飛行員都是由武士道式殘酷的訓練培養出來的,講究的是‘江田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