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田中遺囑
第31節:田中遺囑
第31節:田中遺囑
“新條令比舊條令更為強調實行殲滅戰的原則,例如它在綱領中明確提出:紅軍的戰鬥行動是以實行殲滅戰為原則,獲取決定性的勝利,完全覆滅敵國,乃是蘇聯戰爭的根本目的。同時經常保持旺盛的鬥誌,力求全殲敵人,是紅軍全體官兵訓練及戰鬥的主要之點。” ——柳原振雄
1、梅津美治郎:(1882年——1949年1月8日)甲級戰犯。
出身於北九州大分縣的農民家庭。1903年11月畢業於陸士15期。1911年11月陸大23期畢業。
先後任德國、丹麥、瑞士大使館武官。典型的職業軍人,從不參予政治。頭腦冷靜,考慮問題周密而細致。在對華問題上,原是不擴大派,後來轉變為擴大派的中堅。1930年8月晉升為少將。1934年3月任中國駐屯軍司令。9月晉升為中將。
1935年8月1日任第2師團長。當年日本隻有17個師團。1937年3月任陸軍省次官。1938年5月任中國派遣軍華北第1軍司令。1939年9月任關東軍司令官,組建731部隊。
1940年8月晉升為大將。1942年7月關東軍司令部升為總司令部,他榮任總司令。1944年7月任參謀本部總長。1945年9月2日,作為大本營代表,參加了投降儀式。1949年1月8日因直腸癌症死於東京鴨巢監獄。
2、石原莞爾:(1889年——1949年)陸軍中將,是日本軍國生義侵略擴張政策的理論墓基人之一、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積極推行者,曾與阪垣征四郎等人一起合謀製造了“九·一八事變”。
1889年1月18日出生於山形縣鶴崗市日和町。父親石原啟
介是警察分署長。人稱土皇帝之家。東京上等兵。
1907年12月入陸士21期、1915年進入陸大30期。校方評價:“石原君的頭腦是自陸大刹辦以來最優秀的”。 綽號是7號,因醫院7號樓是收治精神病人的。
1920年調武漢,頂頭上司是阪垣征二郎少佐。後河本大佐推薦為關東軍作戰參謀。
1932年8月晉升為大佐。
1935年8月任日本參謀本部作戰課長。攻占東三省的作戰計劃全部由他製定。軍界稱之為日本陸軍第一戰略家。
1936年6月任參謀本部戰爭指導課課長。
1937年3月任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晉升為少將。
1940年任日軍第16師團中將師團長。
1941年出版《最終戰爭論》。後經永田鐵山大將舉薦任陸軍省軍務局長。
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爾病死家中。
石原是日蓮宗的狂熱信徒。而在日本佛教各宗派中,日蓮宗最具攻擊性,而且是日軍皇道派的大本營。
他反對擴大侵華戰爭,認為絕不應擴大事態,不僅不應擴大,而且應認真和談,即使是放棄《辛醜條約》中規定的在平津地區駐兵的權利,也應穩定滿洲。罪行:1、策劃9.18事變。2、炮製偽滿洲國。
“不!我不敢苟同參謀長閣下的看法!”柳原振雄大聲道“蘇軍頭號戰略家圖哈切夫斯基,1936年初在一次國防會議上曾提出:要加大正規師對民兵師的比重!”
“那麼,柳原君,遠東特別軍區目前正規師與民兵師的比例是多少呢?”日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長石原莞爾少將問。
“我在蘇任武官期間專就這一點,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結果是驚人的!目前遠東特別軍區的駐防軍隊,已經全部換成正規師,原有的民兵師要麼調走,要麼也改編為正規師,甚至由當地的老頭兵組成的集體農莊師,也升級為正規師了。還不僅僅是如此,蘇軍在這些師編製內新設了坦克營,而皇軍在師團一級編製內卻連一輛坦克也沒有!另外,蘇軍還加強了重火器的配備,師屬炮兵團從原來的1個,增加到2個。可是皇軍呢?師團一級編製內炮兵隻有1個連!重火器與坦克的配備,遠遠落後於蘇軍!”
“柳原君,請具體說一下蘇軍師的定員和武器配備。”
石原莞爾要求道。
“好的。據我調查,目前蘇軍步兵師的定員是15000……”
“怎麼?不是12000嗎?”東條吃驚地問。
“那是1935年以前的編製了,1936年以後蘇軍采用了新的編製。蘇軍一個步兵師擁有坦克57輛、火炮近100門、重機槍200挺、輕機槍354挺、高射機槍20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