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三方角逐(1 / 2)

第35節:三方角逐

第35節:三方角逐

第35節:三方角逐

“12 月18日,冀察政務委員會正式成立,宋哲元就任委員長。同時,他本人和他主要的助手蕭振贏也分別得到了河北省主席和天津市市長的職務。加上此前秦德純就己經擔任北平市市長、張自忠擔任察哈爾省主席,宋哲元和他的29軍最終取得了冀察兩省和平津兩市的全部權力。”——平山大俠

1、鬆井久太郎:(189年——1942年)

日軍中國駐屯軍少將參謀長。

2、川島芳子:(1906年——1978年)本名愛新覺羅. 顯紓、自取名金璧輝。清朝貴胄肅親王善耆第14女,第4位側妃所生。肅親王為滿清八大鐵帽子王、世襲貴族之一。第一代肅親王豪格為皇太極長子。因皇族男子隻能過繼給本國皇族,因此6歲時,將顯紓送給日本翻譯官、特務、策劃滿蒙獨立的罪魁禍首川島浪速做養女,改名川島芳子。善耆說:你去東洋,會當你為珍貴的客人,送你個字叫“字東珍。”後勾搭日本陸軍特務田中隆吉少佐、日本陸軍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多田駿大將,當上安國軍司令官。在華各地猖狂進行特務活動。

1945年被國民黨政府逮捕,1947年被判處死刑,1948年3月25日早晨6時40分,在北平秘密執行槍決,因子彈從腦後射入,死者麵目全非,無法辨認。時年42歲。

其實死者為冒名頂替的劉鳳玲,因在獄中患上不治之症,被人用金條收買替死。其妹向報界透露:劉鳳玲死後,其母去領金條,卻不見回來,從此下落不明。而川島芳子隱姓埋名,在長春近郊藏匿30年,於1978年病死。

3、白堅武:(1880年——19年)字馨遠、號馨亞(興亞),河北省交河縣人。1910年入天津政法學堂,與李大釗同學。

1920年在直魯豫巡閱使吳佩孚手下任政務處長。1929年北洋軍閥被擊敗後,他逃往日本,做了漢奸。

1935年6月中日簽署《何梅協定》與《秦土協定》後,6月底,發生白堅武暴亂事件。白堅武在天津特務機關長大迫通貞的暗中支持與策劃下,打出“華北正義自治軍” 的旗號,自任司令,收買北平軍分會鐵甲車大隊,計劃攻入北平,建立華北國。未料被偵知,拘捕了鐵甲車大隊的叛國分子。6月28日白堅武提前發動暴亂,製造了“豐台事件”。領著數百人攻打永定門,被守軍打散,白堅武本人乘日輪逃跑。1937年,他又跑回天津,繼續為日本人賣命,被中共地下黨處決。

“日本政府則支持宋哲元成為華北自治政府的首腦,從事實上至少先把河北和察哈爾兩省和北平、天津兩市從中國版圖上割裂出去,同時擴大對華北的經濟和軍事援助。而南京蔣介石政府則針鋒相對,對宋哲元是又拉又壓。

蔣介石擔心宋哲元真的投了我們,便派何應欽北上坐鎮,同時密電河北省主席商震監督宋哲元。諸位知道何應欽是親日派頭領,他磨磨蹭蹭地不願立即北上負責,而商震則稱病躲進了保定的醫院。

宋哲元對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確實有著很多不滿,但他又怕背上漢奸的罵名,麵對這種局麵,他玩了一個十分危險的遊戲,試圖以皇軍的壓力為借口,擺開了一付將在皇軍壓力下,不得不尋求在不脫離南京中央政府的前提條件下的自治的架勢。蔣介石當然堅決予以反對。鑒於宋哲元很有些玩寇以自重的味道,12月9日晚,蔣介石致電宋哲元,把他訓斥了一頓,指責他中了‘日本誘陷之毒計,所作所為己超越地方官吏之地位,不允許作為地方軍事長官的宋哲元進行對日交涉。’”

“1935年11月12日,土肥原君親自向宋哲元攤牌,明確要求他要在11月20日前宣布自治,否則皇軍就要出兵山東、河北,幫他自治。11月20日,蔣介石再次致電宋哲元為他撐腰,表示:‘中央必當以實力為兄等後後,絕不令冗獨為其難。’蔣介石的話說得很硬,宋哲元也不敢玩得太過火,11月20日,宋哲元向報界宣布‘華北事件停止談判’,並通知我方說:‘不能於20日宣布自治’。

現在宋哲元夾在中間的日子十分難過,他不敢公然當傀儡,但是平津、冀察的大權又是個天大的誘惑,他也有抵抗的想法,又不敢貿然與我們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