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操著濃重的寧波口音說:“目前局勢各位都很清楚,各位可以發表一下看法。”
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阿列克山德·馮·福肯豪森陸軍上將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說:“委員長閣下,根據幾天來的戰鬥,我認為我軍傷亡大,戰果小的原因是:我軍隻知一味攻擊敵軍最堅強的據點,以硬對硬,所以難以取得進展。因此必須改變戰術,從敵人脆弱之處突破,割裂敵軍戰線之後再予以各個擊破。
我建議:挑選較有作戰經驗的精銳官兵組成突擊隊,配屬各種近戰武器,並有強大炮火掩護,力爭一舉突破日軍防線,然後不顧一切持續深入突進,其目的不在於奪取敵據點和殺傷敵人,而是以持續不斷的推進來破壞敵軍陣地的穩定,造成不利於日軍的態勢,為主力部隊大量殲敵創造條件。這一戰術思想正是德國‘閃擊戰’戰術的精髓!”
白崇禧、陳誠、張治中3人聽了連聲叫好,張治中興奮地說:“批亢搗虛,直取敵人最高指揮部!”
蔣介石也很高興,對張治中說:“文白,這事兒就交由你負責。遵循這一原則,你和福肯豪森將軍,一起研究製定計劃,就在88師組織突擊隊吧。嗯,這個突擊行動,就叫‘鐵拳行動’!”
張治中站起身斬釘截鐵地說:“我一定完成任務!不過,我有個要求。”
“講。”
“請把卜福斯山炮盡數調給我!”
張治中說的卜福斯山炮是由瑞典製造的,1934年,炮廠代表龍貝格專門來中國,向蔣介石推銷一大批工廠生產的各類武器,其中壓軸的重武器就是卜福斯山炮。蔣介石立即召來國民黨軍中的武器專家,宇大偉進行詢問。
宇大偉說:“委員長,瑞典製造的武器,一向以精品著稱,在西歐國家中,武器生產技術以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瑞典三國最為先進。德國領先的是坦克、飛機;捷克斯洛伐克領先的是輕機槍、步槍;而火炮則以瑞典為龍頭老大。不過,為保險起見,委員長,我建議請求瑞典方麵先行試行射擊。”
“嗯,試炮是必須的。”蔣介石同意了。
蔣介石曾在日本留學,所學的專業的就是炮術,應該說他並不是個外行。
瑞典方麵也同意了。炮廠代表龍貝格本人,就是歐洲有名的炮兵射擊能手。於是龍貝格選定了一個晴空萬裏的日子,準備試行射擊。試射的湯山射擊場一下子來了150多人,軍政部、參謀本部、炮兵學校、中央學校等機關院校都派人來參加,何應欽、朱培德、宇大偉都應邀到場。
隻聽一聲令下,龍貝格按動機關,卜福斯炮口噴出火焰,炮彈呼嘯而出……不一刻對麵山坡上,報靶員舉起紅旗搖晃了一下,命中目標!龍貝格來勁了,一口氣連續發射幾十發炮彈,顆顆炮彈,彈無虛發、百發百中。射擊結果證明:卜福斯山炮不僅操作靈活、移動輕便,而且射擊精度高、殺傷力強大!
蔣介石聽了宇大偉的報告後,當即批準政府即時與龍貝格簽訂了合同,一次就購買了 75毫米口徑山炮260門、高射炮24門。
現在,聽張治中說要卜福斯山炮,蔣介石不由微微一笑,卻沒有表態。
陳誠叫了起來:“這不行,這些炮已經裝備了第8集團軍和湯集團和衛集團軍了。”
陳誠也是炮兵出身,在東征中曾三炮定敵,大得蔣介石的歡心,他當然知道大炮對於裝備普遍落後於日軍的國軍耒說,意味著什麼!
張治中請求道:“辭修,上海之戰,乃我中央軍首次與日軍正麵交鋒,我們務必打出黃埔的聲威、打出黃埔的的精神來!我不要多,隻要20門。”
陳誠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文白兄,不行啊,不是我不肯,隻是這些炮已經分撥下去……”
“10門行不行?!”張治中近乎哀求了。
陳誠兩手一攤,無奈地說:“文白兄,你讓我上哪兒去給你弄10門啊!”
“8門?就8門?!”張治中吼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