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討伐-269 浴血奮戰(三)(2 / 2)

“爺爺,咱們這是去哪?”小孫子終於忍不住問道。

老人用手扶了扶頭頂的帽子,重重的出了一口氣,停下腳步四處望了望,說道:“現在去哪都不安全,隻有一個地方也許能去,離著這兒不遠的地方有座山叫卓平山,哪山底下有一座尼姑庵,仿佛記得叫梅庵,現在也隻能去哪試試了!”

老頭說完,揚手指了指方向,爺孫兩個低下頭彎下腰開始吃力的拉雪爬犁。

第二天天快亮的時候,他們好容易在找到了這座尼姑庵,寺廟不大,因為年久失修的緣故,外麵的院牆歪歪斜斜的幾近倒塌,有的地方裂開了長長的口子。廟門頂上原是用琉璃瓦搭的人字形屋頂,可是現在卻已經片瓦無存,唯有已經腐蝕了的木梁被積雪覆蓋著,廟門也是用山上的鬆木臨時訂的田字形的木架,搭在隨時都有可能倒塌的門垛上算是一道門吧。唯有抬頭上方一塊黑底石頭上鐫刻的兩個正楷字“梅庵”依然清晰看見,毫無歲月侵蝕的痕跡。

老頭擦了擦額頭山的汗水,長出了一口氣,然後抬頭向裏張望了一下,隻見裏麵是一座小廟,臨山而建,坐北朝南,前麵幾根暗紅漆的大柱子依然被風雨侵蝕的沒了原來的本色,忽而人影閃動,一個身著道袍頭戴道帽的人影朝廟門走來,手裏還仿佛提著什麼。天沒亮透,爺孫倆也看的不是很清楚,於是連忙向後退去,一邊呼呼的大口喘氣,一邊等著有人出來。

沒一會兒,鬆木排的廟門被人用手向側麵一拉,走出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道姑,看見爺孫兩人和後麵雪爬犁上像是死屍一樣的幾個血人,嚇了一跳,尖叫一聲跑回了廟裏,順手將鬆木排的廟門給帶了上,然後也不跑多遠,隔著門站定,又探頭向外望,隻見她眼睛不大,眉毛細而長,小鼻子小嘴,一張娃娃臉,雪白的皮膚,滿臉潔淨無瑕,什麼也找不到。隻眼角的幾絲魚尾紋透漏出她不惑之年的歲數,她看了一會兒,打量了一下爺孫兩個人,然後朱唇輕啟,低低的聲音問道:“你們?你們是幹什麼的?”

老頭長出了一口氣,胡子和眉毛已經掛上了一層白霜,他暗自慶幸沒把這個道姑嚇跑,連忙笑嗬嗬的向前走了兩步,低聲說道:“師太,行個方便,我這兒有幾個弟兄受了重傷,眼看著就沒命了,看看能不能在你們這廟裏救治一下,多謝多謝了!”老頭說著連忙躬身作揖。

道姑打量了一下老頭,又望了兩眼雪爬犁上的幾個血人,有些疑惑的問道:“你們是什麼人,我瞧著他們怎麼渾身都是血呢?”

老頭猶豫了一下,歎道:“實不相瞞,這幾個快死的人是抗聯戰士,被鬼子兵害成這個樣子的!”

道姑聞聽,目光一亮,臉上充滿了疑惑的表情,似乎有些不信,問道:“抗聯,你們是抗聯的人?”

“我不是,我是在戰場上救起他們的,實在無處可去,才投了這裏,師太行行好,我怕再晚一會兒,他們幾個連命也保不住了!”

“哪你等會兒,我去告訴我師傅!”道姑說著轉身往廟裏飛奔而去,時間不大,隻見三個小道姑簇擁著一個老尼姑走了出來。老尼姑慈眉善目,滿臉皺紋,乍看上去,能有七十上下的年齡,隻見他來在爺孫二人進去,抬眼看了看雪爬犁上的人,雙手合十誦了句“阿彌陀佛”,然後什麼也沒說,對爺孫二人說道:“快拖進裏麵!”

爺孫二人很是高興,立刻用力將爬犁拖進廟裏,然後老尼姑吩咐小尼姑幫著將四個戰士扶進了廟裏,爺孫二人剛要歇息,老尼姑卻來到老頭近前,說道:“二位還要辛苦一下,我看你二位趕快拉著雪爬犁往北走,然後我派人把這廟前雪地上的血跡擦幹淨,你們找個地方將這雪爬犁毀掉,不要被人看見,免得有人循著血跡找來,你我就都難保性命了!”

老頭聞聽,嚇的一身冷汗,他怎麼就沒想到,他躬身施禮,然後帶著孫子按照老師太的吩咐又把雪爬犁拖出去十幾裏路,找了個山崖將爬犁丟了,又仔細沿著廟門前的路查看了一番,這才返回梅庵。

待得爺孫兩人回到梅庵已是掌燈十分,小尼姑送來兩碗粥和幾個窩窩頭,他們二人狼吞虎咽的吃了,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這點東西下肚,竟然比沒吃的時候強不了多少,反倒更加感覺餓了,可是卻不好意思再要,隻能忍著。

老師太從裏間屋裏出來,在老頭身前深施一禮,口誦“阿彌陀佛”,然後問道“施主怎麼稱呼?”

老頭一笑,露出兩顆大門牙,道:“別人都叫我趙大牙,齊縣桃樹村人,這是我孫子,叫石頭!”

老師太輕輕的撫摸了幾下石頭的腦袋,然後接著說道:“你救起的四位戰士,早上來的時候就死了一個,剛剛又走了一個,他們受傷太重,剩下的兩個我也不敢說能保住性命。其中那個斯斯文文的,摔斷了雙腿,即便是能活命,腿也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