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馳騁鄂豫皖-六、組建紅1軍(1 / 2)

第二章 馳騁鄂豫皖-六、組建紅1軍

中共“六大”以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批堅持農村遊擊戰爭的黨和紅軍的領導人,在工農武裝鬥爭的實踐中,逐步發展了“六大”路線正確的方麵,解決了“六大”不曾解決的問題,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科學地回答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任務、方針、策略、建軍原則等問題,根據地、黨、政諸方麵都得到了很大發展。據1930年4月28日蘇聯《真理報》載,到1930年初,中共在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河南、安徽、浙江等十多個省的100多個縣先後開辟了十多塊大小革命根據地,170多個紅色遊擊區。中國工農紅軍發展到13個軍,75000人,槍支增加到52000支。1930年初春,中原醞釀著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之間的大戰,雙方都把軍隊集中在河南信陽和商丘一帶,中共各根據地周圍的反共力量相對減少,出現了中共迅速發展的良好機遇。

1930年初,擔任中共中央巡視員的郭述申在視察了鄂東北和豫東南根據地黨政軍等建設後,赴上海向中共中革軍委書記周恩來彙報了鄂豫皖三省邊界地區的武裝鬥爭情況。2月下旬,周恩來在上海召集郭述申、許繼慎和熊受暄開會。周恩來分析了國內政治形勢,指出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邊界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宣布了中共中央的決定,將湖北的黃安、麻城、黃陂、黃岡、孝感、羅田,河南的商城、光山、固始、潢川、息縣,安徽的六安、霍山、英山、霍邱、潁上、壽縣、合肥等縣劃為鄂豫皖邊特區,建立鄂豫皖邊區特委,統一三省邊區黨的領導;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部,統一鄂豫皖邊區紅軍的軍事指揮。周恩來還宣布郭述申任鄂豫皖邊區特區特委書記,許繼慎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曹大駿任軍政委,熊受暄任軍政治部主任。3月18日,中共中央向鄂豫皖黨組織發出指示信,決定將紅31、32、33師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4月,中共中央先後發出《中央通告一零三號》和《軍事工作大綱》,規定全國紅軍統一由中共中革軍委指揮,並製定了全國紅軍的統一序列和番號,將全國紅軍整編為12個軍,約6萬人。

3月下旬,郭述申、許繼慎等到達黃安,在黃安北部的箭廠河召開了鄂豫皖邊區特區特委和紅31、32師領導幹部會議。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郭述申宣布在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建立鄂豫皖邊區特委,特委委員中有中央委派的郭述申、許繼慎、曹大駿、薑敬堂,原鄂豫皖黨政軍領導人徐朋人、曹學楷、戴克敏、徐寶珊、王平章、何玉林、錢文華、戴繼倫、戴繼英、吳煥先、詹才芳、鄭位三、鄭新民、王秀鬆、周純全、甘元景、雷紹前、王宏學、徐向前、王樹聲等,郭述申任鄂豫皖邊區特區特委書記。郭述申還宣布正式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部,許繼慎任軍長,徐向前任副軍長,曹大駿任政治委員,熊受暄任政治部主任;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前敵委員會,曹大駿任書記,熊受暄任秘書長;從軍到連均設立政治委員(政治上的權限大於軍事指揮官);紅軍的重大行動由特委和紅1軍前敵委員會聯席會議決定。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第一次蘇區代表會議和紅軍代表會議,研究了建立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的準備工作,並決定將各地紅軍分別組成軍團,軍團以下按三三製建立軍、師、團、營、連、排單位。為此,鄂豫皖邊區特委根據中央這一決定,將紅31師改編為紅1軍第1師,師長由徐向前兼任,政治委員戴克敏(後為李榮桂),參謀長劉英,下轄5個團,共800餘人。紅32師主力改編為紅1軍第2師,師長周維炯,副師長肖方,政治委員王培吾,下轄4個團共600餘人,第11大隊改編為紅1軍軍部教導隊,其餘部隊與地方武裝合編為獨立旅,旅長廖業祺,全旅300餘人。紅33師改編為紅1軍第3師,師長漆徳瑋,政治委員薑敬堂,參謀長漆海豐,下轄兩個團共300餘人。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全軍官兵此時計有2100人。為了實現三軍整編,特委和紅1軍前委決定,軍長許繼慎和政治委員曹大駿等率軍部前往紅32、33師駐地,傳達中共中央和鄂豫皖邊區特委的決定,完成鄂豫皖紅軍的整編任務。在改編紅32師的問題上,特委和紅1軍前委煞費苦心。紅32師內部成分複雜,1929年7月,在內部壞人的挑撥下,紅32師個別領導人槍殺了商麻羅特委書記徐子清(注:徐子清,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麻城縣農民協會副會長,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領導商南起義中被錯殺。)。同年8月,在商城斑竹園,紅32師個別領導又槍殺了商麻羅特委委員、紅32師黨代表徐其虛,(注:徐其虛,湖北麻城人,1926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領導商南起義中被錯殺,曾任商麻羅特委委員、紅32師黨代表。)徐子清、徐其虛犧牲後,鄂東北特委又派紅11軍軍長兼31師師長吳光浩帶領十餘人化裝前往紅32師加強黨的領導,途經羅田縣滕家堡時,遭反動民團突然襲擊,在組織突圍時,吳光浩不幸中彈英勇犧牲。這次,副軍長徐向前考慮再三,並報經前委同意,決定派王樹聲的哥哥王宏恕,率第1師師部手槍隊45人,護送軍長許繼慎和軍部東進商南。許繼慎在南溪成功地改編了原紅32師;接著率軍部和改編後的紅2師進軍皖西,順利地完成了對紅33師的改編。此後,軍長許繼慎和政治委員曹大駿率領紅2、3師在皖西一帶積極開展根據地的黨、政、軍建設。紅1軍軍部還設立了政治部、參謀處、軍需處、軍械局、教導隊及醫院等,共有100餘人。為了堅持皖西遊擊戰爭,在紅1軍成立不久,又相繼成立了中央獨立第1師和第2師,由中央直接指揮。獨1師是由原紅33師一個連和六安、霍山遊擊隊合編而成,由徐百川師長,王文生任政委,薛遷任副師長,餘愛民任政治部主任,全師約400人槍,編為4個團。獨2師由紅34師(注:紅34師建立於1930年2月4日,開辟了以潛山天堂為中心的紅色區域。潛山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中央派軍事特派員朱瑞來天堂,將紅34師改編為中央獨立第2師。)改編,王效亭任師長兼政委,嚴寬任副師長,全師200餘人,100餘支槍,下轄4個團。紅1軍的組成,標誌著鄂豫皖地區紅軍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