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馳騁鄂豫皖-十五、白雀園肅反(2)(1 / 2)

第二章 馳騁鄂豫皖-十五、白雀園肅反(2)

張國燾聞訊,即從新集趕到白雀園鎮,親自主持“全力肅清4軍中之反革命和整頓4軍”。他為了防止紅軍指戰員武裝反抗,立即下令將紅4軍各師以營為單位,拆散混編,將中央分局和鄂豫皖省委組成的巡視團派到各師,監督“肅反”。部署妥當,他親自下令逮捕了軍委政治部主任王培吾、秘書長陳翰香、第12師政治委員吳荊赤、副師長肖方、第10師政治部主任關叔衣、原第12師政治委員龐永俊、第10師副師長程紹山等多人。

張國燾和陳昌浩先後逮捕的紅軍重要幹部是不是反革命呢?看一看他們的經曆就知道了。許繼慎、周維炯兩員戰將已作介紹,不再贅述。

薑敬堂(1902-1931),湖北英山人。高小畢業,當過窯工,教過私塾。1924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3期入伍生隊,翌年7月入學生隊,編入步兵科,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畢業後,曆任國民革命軍上尉黨代表、上尉連長、少校營長、漢陽兵工廠上校科長等職。1927年春,被黨組織派往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同年3月參加中共領導的上海工人第3次武裝起義。蔣介石“4.12”反革命政變後,離開上海到武漢。不久,黨派他回英山以小學教員身份作掩護,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建立了楊家坊農民協會,領導群眾開展抗租抗債、減租減息的鬥爭,與肖伯唐等建立了中共英山縣委。1928年6月,他繼任英山縣委書記。1929年春,他被黨派到皖西六安工作。11月,他參與領導了著名的六霍暴動。1930年1月,他任紅11軍第33師政治部主任。1930年12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同年3月任紅1軍第3師政治委員、紅1軍前委委員,率部參加了攻占霍山、英山、羅田、光山等縣城的戰鬥。1931年1月,調皖西工作,任中共皖西分區臨時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4月,皖西分特委改組為皖西北特委,薑鏡堂任特委常委兼軍委主席。不久,調任紅4軍第12師政委兼師黨委書記。

熊受暄(1903-1931)湖北英山人,安徽省立第一中學畢業。1924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3期入伍生隊,翌年7月編入學生隊步兵科,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骨幹成員之一。1926年7月,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政治部宣傳科長,研究在國民軍中從事黨務(國民黨)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原則、方法及經驗教訓,對後來創立人民軍隊的黨務工作和政治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1927年“4.12”後,中共黨組織派他回英山工作。他領導建立了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1929年赴蘇聯學習。1930年回國後,被黨中央派到鄂豫皖根據地工作。3月,任紅1軍政治部主任、鄂豫皖蘇維埃政府委員。10月,任中共紅1軍前委委員兼秘書長。1931年3月,任紅4軍第12師政治部主任。

李榮桂,安徽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黨中央派他到鄂豫皖工作,曆任紅1軍第1師政治委員、紅4軍第10師政治委員、鄂豫皖軍委參謀主任。

魏孟賢,山東人。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學習,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2月在安徽六安率部起義,進入皖西根據地,任紅軍中央教導第2師參謀長。同年夏,任紅4軍第12師參謀長兼第36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