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四十二、撤離川陝根據地(1 / 2)

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四十二、撤離川陝根據地

嘉陵江戰役結束後,徐向前打算集中兵力,執行原定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計劃,向甘南進擊胡宗南,可是又深感兵力不足。早在渡過嘉陵江後,紅軍主力就兵分兩路,西北一路紅軍根據徐向前的命令,紅31軍一部向羊模壩、三壘壩地區推進,並圍困廣元;西路紅30軍第89師、紅31軍一部向青川、平武挺進,分割廣元與江油之敵,相機奪取甘南重鎮碧口,擴大川陝甘邊區,保障紅軍右翼安全,為建立川陝甘根據地做準備。在這種情況下,徐向前多次打電報給後方的張國燾和陳昌浩,“提議把南邊的部隊向北集中,迂回碧口,抄胡宗南的後路,進取甘南。但張國燾死活不吭氣,叫人幹著急。部隊隻好就地發動群眾,補充給養,待命行動。後來他說,那時他正注視中央紅軍的動向,對西出或北出,下不了決心。”(徐向前《曆史的回顧》第404頁。)4月11日,徐向前令紅30軍、31軍各一部搶占川陝甘交界的“陰平古道”摩天嶺,擬入甘南。紅軍與敵激戰18天,殲敵1個營,自損數百人,終因兵力不足,給養和彈藥困難,敵軍又不斷增援,不得不於4月29日撤離摩天嶺陣地。4月11日,紅31軍一部在沙洲兵分兩路占領甘南重鎮碧口的門戶羊台山。碧口守敵丁德隆旅糾合民團數百人,進攻羊台山紅軍。紅274團和紅9軍一部及時增援羊台山,在付出傷亡700餘人的代價後,打退了丁德隆的進攻。4月11日至29日,紅30軍第89師3個團與胡宗南部15個團、楊步飛第61師、王耀武中央補充旅、鍾鬆第2補充旅在甘南通道懸馬關之碧口一帶血戰。胡宗南親自到碧口督戰。紅軍與強敵血戰18天,殲滅了敵人大量有生力量。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數倍,槍彈糧草不濟,後繼兵力不夠,難以打破強敵的堵截,徐向前遂放棄進攻碧口的計劃,撤出陣地。由於張國燾在後方忙著大搬家,拖延40餘日,致使進擊甘南的戰機喪失,紅軍未能達到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預期目的。

此間,紅軍在嘉陵江以西的廣大地區內,發動群眾,建立政權和群眾武裝,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鬥爭,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廣大人民群眾積極籌糧籌款,運送物資,踴躍參加紅軍,支援紅軍作戰。4月,紅軍在綿陽、廣元兩市區擴紅27000餘人,部隊發展到5個軍11個師33個團8萬餘人。同時在江油、彰明兩縣籌集了900多萬斤糧食,還有大量鹽巴、海椒等副食品。

紅四方麵軍反六路圍攻後,川陝根據地出現的民窮財盡的嚴重困難局麵,使張國燾對堅持川陝根據地的信心產生了動搖和懷疑,尤其是中央紅軍撤出中央蘇區後被迫長征作戰,更使他開始懷疑整個蘇維埃運動。在川陝敵人重兵壓迫下,張國燾認為,“蘇維埃革命現在處於低潮時期,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的不是蘇維埃革命,而是抗日戰爭。”因此,他得出結論,強渡嘉陵江戰役“這個軍事計劃的實施,為我們與一方麵軍在懋功地區會師提供了可能的條件,也是川北以通江為中心的蘇區事實上歸於結束的標誌。”(姚金果、蘇杭《張國燾傳》第301—302頁。)後來,他在《我的回憶》中表明當時的思想說:“我們都主張今後應配合中央紅軍的行動,力求向外發展,不必死守住川北蘇區。川北是擠掉了汁水的檸檬,單憑這裏要求發展是不易的。這種看法,有兩個主要理由:一是我軍的槍支彈藥、素質愈來愈低,兵力人數雖在5萬左右,但實際作戰的槍支不到兩萬,其中多半是土製貨,是從四川軍閥作戰中繳出來的次等貨色,而且槍支在作戰中損毀極易。因而,同誌們多引以為憂,認為隻有與蔣的嫡係部隊作戰,才能繳獲較好的槍支彈藥來補充自己。二是川北蘇區經過戰爭的蹂躪,糧食及其他必需品均感不足,到了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可能發生饑荒,如果紅軍死守在這裏,不僅不能為人民解決糧食問題,恐將與民爭食。”接著,張國燾在劍閣,陳昌浩在旺蒼壩地區加緊實行從東到西的“收攤子計劃”。張國燾公然違背1932年8月14日中央發布的關於不許隨便收編和改編地方武裝的訓令。1935年三四月間,他指示將根據地所有的遊擊隊集中起來,編成4個獨立師與升鍾寺獨立師一起成立了紅34軍,各師尚未完全集中時又在嘉陵江戰役開始後不久,將紅34軍各師補充入其它各軍。這樣不適當地把地方武裝全部帶到嘉陵江以西,使根據地失去了賴以存在的軍事力量。隨後,他未向中央報告,就把根據地的婦女工作人員集中起來,編成2個獨立團連同西北軍委、省直屬機關、政府警衛營、紅四方麵軍總政治部、供給部、兵工廠職工、醫院、地方機關工作人員、少先隊、兒童團、擔架隊、輜重隊以及地方鄉以上幹部等近萬人,由餘洪遠率領,同紅四方麵軍總政治部主任傅鍾一道,於1935年4月中旬從王爺廟的河灣裏到對岸熊家壩之間架起的一座浮橋上絡繹不絕地跨過嘉陵江,撤離了川陝根據地。撤離根據地時,紅軍秘密埋藏和沉沒了兵工廠的許多機器和大批槍支。在撤退中,張國燾借口“堅壁清野”,強令部隊將沿途房屋、糧食、資財焚燒毀壞,造成人民群眾的巨大損失,嚴重地損害了黨和紅軍的政治聲譽。4月14日,敵唐式遵部占領旺蒼壩,21日又占蒼溪,接著占領了整個嘉陵江東岸地區,並封鎖了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