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四十八、兩軍分裂(4)(1 / 2)

第五章 曲折長征路-四十八、兩軍分裂(4)

毛澤東、張聞天、秦邦憲緊急商量了一會兒。毛澤東認為,這封密電和彭德懷的報告,證實了張國燾確實在搞陰謀,而且完成了部署,因此,中央需要采取果斷措施。於是,他們一同到前總徐向前、陳昌浩處商談行動方針。陳昌浩說,張總政委來電要南進。毛澤東站在院子裏,此時仍努力說服陳昌浩接受中央的北上方針。但是,陳昌浩說,絕對服從張國燾。毛澤東未能說服他。(楊尚昆1984年4月3日對美國作家哈裏森·索爾茲伯裏的談話。)毛澤東轉而問徐向前:“向前同誌,你的意見怎麼樣?”徐向前回答:“兩軍既然已經會合,就不宜再分開,四方麵軍如分成兩半恐怕不好。”(徐向前《曆史的回顧》第452頁。)毛澤東說:“既然要南進嘛,中央書記處要開一個會。周恩來、王稼祥同誌病在三軍團部,我和張聞天、博古去三軍團部就周、王開會吧。”(《彭德懷自述》第303頁。)陳昌浩同意了,他沒有想到這是毛澤東等的脫身之計。

在前總,彭德懷和葉劍英商量,如何搞到陝甘地區的軍用地圖和帶出二局及中央直屬隊一部。最後,他們議定在明晨拂曉前到三軍團司令部會合後北進。張聞天、秦邦憲臨走時,也勸葉劍英快走。葉劍英回答說:“我現在不能走。你們先走吧。我和直屬隊一起行動。”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脫離險境,來到三軍團司令部時,天色已晚。毛澤東立即給一軍團林彪、聶榮臻發電報,說行動方針有變,令其率部原地待命。隨後,毛澤東立即就周恩來、王稼祥等召開了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討論了張國燾不服從中央命令,並企圖危害中央的問題。現在中央能直接指揮的隻有彭德懷的三軍團約6000人,而張國燾有2個軍近在咫尺!在這種危急情況下,中央再繼續說服張國燾改變南下的錯誤主張,等待他率部共同北上,不但已無可能,而且稍微不慎,就會使兩個方麵軍發生武裝衝突。因此,中央書記處決定,黨中央和三軍團及中革軍委直屬縱隊一部迅速離開巴西,進至俄界與一軍團會合,單獨先行北上,為整個紅軍北上開辟道路。會後,毛澤東作為對張國燾9月9日24時來電的回複,發出了第二份電報。內容幾乎與前一份電報相同,但一開頭就說“閱致徐、陳調右路軍南下電令”,其中這個“閱”字強烈地暗示張國燾: 陳昌浩不僅向中央進行了彙報,還給中央看了張國燾的第二份秘密電報。但是,張國燾並沒有注意到毛澤東的這份電報是隻給他一個人的。至於陳昌浩呢,則完全被蒙在鼓裏,毫不知情。設想當初要是張國燾及時與陳昌浩溝通,曆史又會怎樣呢?

當晚,為了麻痹陳昌浩,黨中央以林伯渠主持的財經委員會名義,給三軍團和中央直屬隊下達命令:部隊下半夜兩點鍾出發去割麥子,籌備糧食。與此同時,張聞天將張國燾的密電告訴了李維漢,並要求把他負責的機關單位在10日淩晨帶到三軍團駐地,會同黨中央一路北上。9月9日24時,張國燾致電徐向前、陳昌浩並轉中央,再次明確表示反對北進,堅持南下,並說:“左右兩路決不可分開行動,弟忠誠為黨、為革命,自信不會胡說。如何?立候示遵。”(徐向前《曆史的回顧》第452頁。)9月10日淩晨2時,黨中央機關先行,向阿西三軍團駐地進發。張聞天策馬前後,向有關負責同誌講明了當前的危險處境。爾後,他又策馬三軍團,親自向部隊作解釋動員工作,同彭德懷一起布置第10、11團在山上部署警戒,要求部隊交替掩護中央迅速北上。這時,黨中央發出《中央為執行北上方針告同誌書》,說明北上方針是正確的,南下不可能打到四川,隻能向康藏退卻,隻能白白犧牲生命,對革命毫無意義。號召黨和紅軍堅決擁護中央的戰略方針,迅速北上,創造川陝甘新蘇區。同時中央再次致電張國燾,指出:“隻有北上是出路”,“左路軍應迅即北上。”淩晨4時,張國燾已得悉中央率三軍團單獨北上,他表示仍堅持南下,拒絕北上,又向林彪等人發出了一封轉中央的電報:林、聶、彭、李(富春)轉恩、洛、博、澤、稼:聞中央有率一、三軍單獨東進之意,我們真不(以)為然。一、四方麵軍已會合。忽又分離,黨內無論有何討論,決不應如是。隻要能團結一致,我們準備犧牲一切。一、三軍刻已前開,如遇障礙仍請開回。不論南進北打,我們總要在一塊。單獨東進恐被敵擊破。急不擇言,幸諸領導幹部三思而後行之。候複示!朱、張 九月十日四時。於是,黨中央率三軍團一部連夜行軍20裏,於拂曉前到達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