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壯西路軍-六十二、敗走祁連山(2)
3月14日夜,已經打得班不成班,排不成排的左支隊掩埋了烈士遺體,砸毀了無法帶走的武器,燒毀了無用的文件,安排好傷病員後,從石窩突圍,被迫進入祁連山。
3月17日,左支隊到達已幹涸的柴溝河邊,黨中央和中革軍委此時電示西路軍:“同意你們成立工委會,並分為三路遊擊。”並指出:“過去領導一貫違反中央及軍委指示,致陷西路軍於今日地位。你們應該堅決反對這種錯誤路線,而在新的精神上執行主動的依靠自己與群眾力量的方針。”
熊厚發(1914一1937),大悟縣宣化店鎮甘家灣人。16歲參加紅軍,17歲加人中國共產黨,18歲任營長,19歲任團長,20歲任師長,22歲任紅30軍副軍長兼88師師長。
這時,左臂負重傷的紅88師師長熊厚發的傷口已化膿,連動脈血管也斷了,他兩頰塌陷,衣袖全是血汙。當時部隊裏已無藥、無繃帶、更無擔架,山高坡陡,熊厚發既不能騎馬,也不能步行。李先念、程世才等領導聞訊趕來看望他。熊厚發請求軍首長為了全軍的利益將他留下,不要拖累大家。軍首長同意了他的請求,給他留下了一些錢和一包洗傷口的鹽巴,還留下一個排的戰士掩護他打遊擊。即將分手時,李先念問他還有什麼要求。熊厚發堅毅地說:“給我留下一封黨員介紹信吧,有了它,將來回到陝甘寧,我還是個共產黨員!我好繼續為黨工作!”李先念給他寫了一張黨員介紹信。熊厚發接過黨員介紹信,激動地說:“請黨和首長放心吧!死不了,我要回延安,跟著毛主席幹革命······你們快走吧,革命一定要勝利!”(《不屈的共產黨人》第286頁。)
熊厚發隨即收攏流落在祁連山的紅軍戰士約60人,繼續和馬家軍戰鬥。3月22日,他帶著近百名戰士在祁連山草嶺大阪的大山根石崖邊,與搜山的馬忠義的部隊遭遇。在激烈的戰鬥中,大部分紅軍戰士犧牲了,一部分被打散。熊厚發的腿部又負傷了,他和幾個戰士被敵人俘虜。不久,熊厚發被押解到西寧,被敵人用炮轟死。(李天煥《走出祁連山》)熊厚發就義時年僅23歲。全國解放後,徐向前為高台烈士陵園題詞:“振堂、海鬆、厚發、啟華、義齋及西路軍犧牲的諸烈士們:你們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勞動人民的利益堅忍不拔、自我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是我軍無上光榮。”(劉炳強、馮富貴《鄭義齋傳》。)
左支隊進入祁連山甩掉了馬家軍,卻陷入了沒吃、沒住的冰天雪地的困境中。在饑餓和寒冷的侵襲下,不少指戰員又在夜晚被大雪埋住而犧牲。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工作人員都深入到戰士中間,鼓舞戰士們戰勝困難,絕路求生,堅持走出祁連山。李先念要求各級政工人員:“要知道,部隊確實是很苦的,住的沒住的,吃的沒吃的,穿的沒穿的。······我們作政治思想工作,對戰士要承認這些實際困難;同時,又要教育同誌們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堅持到底!少掉隊,不掉隊!在這樣的雪山裏,掉下隊來就完了。要給戰士們講清楚。······要盡量想辦法,多帶出去一個人,就是一分勝利!”(周純麟《我們的李政委》)
由王樹聲率領的右支隊向南行動,越過九個大阪,兩天後到達甘青兩省交界的黃番寺(今黃藏寺,在祁連縣西北的黑河邊)時,與敵馬彪部遭遇,打退敵人十餘次衝鋒,殲敵百餘人。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大部分紅軍犧牲,一部分紅軍突圍,向東分散活動,以後陸續回到陝北。王樹聲率餘部十餘人,在騰格裏沙漠邊沿又與馬家軍發生夜戰。戰後,王樹聲和身邊的警衛員失散了。他孤身一人越過沙漠,經曆了千辛萬苦,才在商人俞學仁的幫助下渡過黃河,到達同心城,找到了援西軍。畢占雲率領的傷病員支隊經過3個多月的輾轉苦戰,大部犧牲,少數人員後來分散回到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