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2 / 3)

應雪堂直到肖枕夢無聲無息地離開後殿,心中暴躁仍有增無減。這麽多年未見,他以為自己早就忘了,有什麽瓜葛,也該淡了。

為什麽一聽別人提起這個名字,和他相關的往事都一一浮上腦海,倒像是自己放不下一般!

明明是他先丟下自己的。

☆、前世番外 藏鋒2

應雪堂在後殿來回走了幾遍,心中怨憤難消,滿滿的全是這一句。

直到弟子請他出麵主持齋醮,他才勉強定下心來,整整衣冠,一步步邁出紫陽正殿。

孟長青長老已經在壇上焚過祭詞,禱祝紫陽山上上下下風調雨順,門中英傑輩出,光耀劍門。

應雪堂立在道場中央,漠然聽著。他身上那身白色道袍不染纖塵,腰間緊緊束著墨色絲絛,長發落在墨色羽氅上,倒比大氅還要黑上幾分。

隨著銅鍾一振,孟長青負手退到一邊,四麵鴉雀無聲,數千名弟子轉頭望著他。

有人替應雪堂解下羽氅,小跑著退到一旁。

隻聽得一聲清越劍鳴,應雪堂劍已出鞘,在數千人麵前冷著臉舞劍,以禱天地。

他一招一式皆劍意肅殺,原本緩慢豁達的劍招,被他使得足足快了三倍,寒光點點,把炎炎烈日都刮得憑空生出一股涼意。

當應雪堂幾下使完一套劍路,弟子又小跑著過來替他係上羽氅。

好不容易熬到齋醮做完,應雪堂滿心不耐,負手便去,墨色大氅被風鼓滿,身後恭送山主之聲聲如雷鳴。

他忽然有些恍惚,為何以往練劍,不似這般煩躁?

不就是少了一個庸俗之人,在一旁拿眼睛看著他!

……隻要那人看著他,練劍就成了一件得意洋洋、叫人永不厭煩的事情。

應雪堂想到過去,一時間怨恨難平,隻覺自己一番心意照了溝渠。可越是怨憤不甘,往事越湧上心頭,哪怕一個人躲在靜室,仍是雜念如潮。

自己那時孤身一人,傷得動彈不得,醒來第一眼便看到顧懷昭,接連幾日,全靠他幫著翻身上藥、喂食喂水,免不了多看了幾眼。

等發現顧懷昭對自己視而不見,慢慢慢慢便有些上心。

他最開始也懷疑過顧師弟背後有人,派他過來,不過是想套自己的劍法。

自己心懷毒計,順水推舟,把一套無雙劍法教全。顧師弟和他料想得一樣,竭力裝出一副感激模樣,不住地指天發誓,說寧死也不會告訴別人。

他當時隻當是笑話,然而等了一年兩年,紫陽山上也沒見哪位長老經脈逆行的,這才知道這家夥說的話都是真的。

如此一來,又忍不住多看了他幾眼。

應雪堂怕顧師弟整日練無雙劍法,時日一長傷了經脈,免不了常常去找,陪他練別的劍路。

後來偷偷往顧懷昭體內輸了三成內力,確保顧師弟再練個十年八年,也不會傷了根基,卻還是管不住自己的腳,天天去紫陽山最破落的院子裏尋他。

江湖如此之大,他隻有這一個可以交心的人。

忘了是第幾年,苗戰練了一爐能讓人吐露真言的曼陀丹,應雪堂領了幾丸,猶豫了千百回,終究抵不過邪念,刮下幾厘丹泥,把分量掂量過無數遍,確保藥量極輕、不會傷人後,才暗地裏下在一碟金糕梨絲中。

他把甜糕帶到顧懷昭麵前,那人說什麽也要自己先嚐一口,才肯動筷。

應雪堂想著自己意誌堅定,這樣一點藥量,還亂不了自己的心性,於是小小吃了一口,隻覺甜得膩人。

顧懷昭喜笑顏開,被他勸著,把剩下大半碟吃入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