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震(三)
第七章 地震(三)
第七章 地震(三)
無休止的爭論並不能改變所有人的想法,連續三天的政治局會議終於不歡而終。而張海峰被主席留了下來,當其他五個人離開之後,張海峰直接開口說道:“不行!”張家可以算是老牌家族,手中不僅有一定的軍權,而且國內經營大部分都是壟斷行業。一旦同意主席的話,就等於說損壞了自家的利益。他當然知道主席所說的都是為了國家的發展,但自己就是不能同意。因為他跟唐東渤一樣,必須對整個家族負責。隻有這樣他才能坐穩這個位置,才能享受更多的權利,才能為自己的兒女多爭取一份政治利益。
“主席,你這樣做太過於激進了。會得罪很多人,甚至你的家族!”張海峰猶豫了一下說道。“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政治奪權我們可以幫你,但這種事情我無法幫你,甚至還必須反對你!”張海峰說完這番話,就微微的閉上眼睛,不去看主席眼睛中那份期待,他害怕自己會忍不住。如果失敗,就有可能萬劫不複。
主席看到張海峰閉上眼睛,並沒有一絲的著急,隻要張海峰不走,他就有心說服麵前這個家夥,隻要能夠在他這裏打開口子,整個事情就變得異常好辦。“老張,你說人活一世是為了什麼?”張海峰眼皮子挑了挑,並沒有說話。“不就是為了名和利,利我們已經有了,你張家的資產不用我說,就算是一天揮霍上千萬也要個百十年吧?但名呢?包拯之所以清名千古流傳,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希望有一個這樣的清官。而楊家將則是因為宋人對戰爭的渴望,對國土的渴望,希望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所以才塑造出來的。”
張海峰的眼皮子微微張開了一絲,似乎在看著主席。主席端起麵前的茶杯,微微喝了一口道:“而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這種名。雖然通過兩次對外戰爭,獲得了民間不少讚揚。甚至可以在曆史上留名,但隻有一筆。因為我們不是開疆擴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可以讓後人宣傳。甚至在後人眼中,我們所做的都是應該的!”
“那我們進行改革就可以了?”張海峰終於忍不住反駁道。
“鄧公南下改革開放,才有了中國三十多年的騰飛發展。一旦提起新中國經濟發展都會想到鄧公。當釣魚島事件發生之後,人們拿出毛主席的圖像,並不是懷念毛主席領導期間的社會發展,而是喜歡毛主席那種義無反顧的手段。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對印自衛反擊、對越自衛反擊、西沙海戰,這些隻有老一輩革命家才能做出來!而我們為了一個釣魚島下了多大的決心。為了中亞地區的穩定,我們要說服多少人!”
“可是,這樣做會傷害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你我之力根本不足以對抗!就算成功了,也很有可能是慘勝!”張海峰內心似乎動搖了,不得不說主席的話打動了他。像他們這種人,很多事情都是為了留名。否則也不會有宣傳部這種部門,也不會天天宣傳什麼。
“我知道,可正是這樣,我們才要這樣做!”主席堅定的說道。“現在國內對於政府指責日益嚴重,如果說是民怨沸騰也不足為怪。各種地方隨處可見對政府指責,對官員的痛責。我們應該開啟言路,多看看我們已經遺忘了的東西。我相信這不僅僅是人民的問題,也反映了我們政府的問題。說明我們黨和國家已經腐敗到底,如果我們再不拯救,就有可能從根部徹底的腐爛。抓一兩個人,殺一兩個人是不夠的。我們隻有下重刀切除毒瘤,才能拯救黨,否則就是悲劇。黨內的一些老頑固需要清除出去,我們不需要那種封建的思想。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提拔一些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好幹部上來!有人上來,必然有人走!”主席的話讓張海峰心中一驚,他知道主席這麼說已經是向他表態,自己改革的路子不會變,而且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如果自己不配合他的話,那麼任何當在他路上的絆腳石都會被清理掉。
“你認為我們實力不行,但我想要告訴你的是,是那些人自不量力。自古以來,百姓才是國家根本。百姓是水,我們是魚。沒有百姓,我們就無法呼吸,無法暢遊;百姓是水,而我們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忽略和忘記百姓的人,永遠都是失敗者!”主席最後這番話,讓張海峰默不作聲。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真正能夠做到的有幾個?當你坐在位置上的時候,你何曾想過那些養育你的百姓。官僚體係的腐化,加劇了這個國家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