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節“闖進了瓷器店的牛”
第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第一節 “闖進了瓷器店的牛”
奇跡就這樣出現了 ——三八線突然橫亙在了中朝軍隊的麵前。
“目前美軍聽到中共軍隊進攻的號聲就嚇跑了,恐怕麥克阿瑟也毫無辦法。”
美國人雖然被中國人打得惱羞成怒,但卻還是不敢擴大戰爭以免與整個世界為敵……
經過二次戰役的較量之後,“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上一潰數百裏,一直退到三八線才收住了腳,隨即在三八線以南建立了縱深防線。美軍損失慘重,其驕橫不可一世的氣焰遭到了沉重打擊,並由輕視我軍轉而開始對我軍產生了極大的畏懼心理。正如美國一些評論家所描繪的那樣,美軍一時被“打暈了頭”。
奇跡就這樣出現了 ——三八線突然橫亙在了中朝軍隊的麵前。
隨著軍事上的失敗,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以及美國內部的矛盾也開始加深。英、法等國抱怨美國被仁川登陸的勝利衝昏了頭腦,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和低估了中共的軍事力量,他們認為要在朝鮮半島擋住誌願軍的進攻“確非易事”,“美軍已無希望守住任何防線”。南韓人對美軍能否守住朝鮮也失掉了信心,惶惶不可終日。英國人更是把自己的一腔怒氣都撒在了麥克阿瑟身上。英國工黨議員伊文思在演說中對麥克阿瑟大加抨擊,他稱麥克阿瑟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魯莽闖禍的人”,“是俗話所說的‘闖進了瓷器店的牛’”。伊文思挖苦道:
“麥克阿瑟已給自己派定了一個要以武力鏟除世界上的共產主義的新的政治救世主的角色。但是,事實上,這是行不通的……共產主義是毀滅不掉的。”
“亞洲人民不會為維護像李承晚與蔣介石那樣腐敗的政權而戰鬥。”
美國軍政高層的爭吵也愈演愈烈,矛盾很大。1950年11月到12月,是美國當局最為難過的六十天,從總統到政府到五角大樓的決策者,都憂心重重,不知所措。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五星上將在他的回憶錄中苦澀地寫道:
“這六十天,是我們職業軍人生涯經曆最嚴峻考驗的時刻,……朝鮮戰爭出乎意料地一下子從勝利變成了丟臉的失敗 ——我國軍隊曆史上最恥辱的一次失敗。這次失敗是因為‘決策失誤’造成的。”
“目前美軍聽到中共軍隊進攻的號聲就嚇跑了,恐怕麥克阿瑟也毫無辦法。”
(《將軍百戰歸》,布萊德雷著,第754頁,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
美軍的慘敗還驚動了美國前總統赫伯特﹒胡佛,他在演說中猛烈抨擊杜魯門的外交政策,並無可奈何地承認:
“聯合國在朝鮮被共產黨中國打敗了。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足以擊退中國人。”
不過,畢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人在經曆了最初的慌亂失措,稍稍穩住陣腳之後,開始沉住了氣,認真地研究起他們從前瞧不上眼的新對手來。
12月4日,陸軍參謀長勞頓﹒柯林斯上將受參謀長聯席會議委派,到朝鮮前線視察和調研戰場情況。
在朝鮮半島凜冽的寒風中,“猛犬”沃克直截了當地向柯林斯道出了困境:美2師遭受重創,幾乎被全殲,土耳其旅也一樣;其他各師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大損失;韓軍當然就更不用提了,除了第5師沒有什麼重大損失之外,其他各師隻剩下空架子了。沃克沮喪地承認,他沒有辦法守住平壤,中國人會在第8集團軍和第10軍之間的缺口中長驅直入。但沃克表示,倘若能得到第10軍的加強,他將能夠撤到釜山而不致遭受進一步的嚴重損失,如果必要的話,他準備就地堅守並再度視死如歸。雖然此時沃克和麥克阿瑟一樣,也過高地估計了中國軍隊當時的作戰能力,但比起麥克阿瑟來,卻顯得沉著和堅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