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節“打過三八線,雪水拌炒麵”02(1 / 3)

第六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節“打過三八線,雪水拌炒麵”02

在第一次戰役中,由於中國人民誌願軍英勇作戰,把美軍打退到了清川江以南,取得了首次戰役的勝利。於是斯大林改變了主意,同意蘇聯空軍有限度的介入朝鮮戰爭。

剛好在11月8日,美國遠東空軍在轟炸鴨綠江大橋時擊落了一架蘇聯的米格-15戰鬥機 ——這也是曆史上第一次噴氣式飛機之間的空戰。幾天後,斯大林隨即派出了蘇聯空軍第64殲擊航空兵軍前赴朝鮮戰場,秘密參加了朝鮮戰爭。領隊的是二戰中擊落了六十二架德軍飛機的蘇聯空軍頭號王牌飛行員、三次“蘇聯英雄”獲得者闊日杜布。整個蘇聯隻有三個人榮獲了三次“蘇聯英雄”這種全蘇最高榮譽,另外兩位享此殊榮的是另一個王牌飛行員波克雷什金和著名的蘇聯元帥朱可夫。

蘇聯空軍加入朝鮮戰爭曾是美蘇高層之間公開的絕密,直到九十年代,俄羅斯才公布了這方麵的材料。

為了保守秘密,斯大林規定了一係列的禁令,參戰的蘇聯空軍穿上誌願軍的軍服,作戰時不準出海追擊,不準進入距離戰線六十英裏以內的地區,謹慎的斯大林甚至命令飛行員在作戰或飛行中必須用中文通話。

很快,美軍飛行員就在鴨綠江上空頻頻遭遇空中攻擊,蘇聯人即使想保密也不可能 ——在幾秒鍾就決定生死的空戰中,誰顧得上低頭去看綁在膝蓋上的中文卡片呢?空戰僅開始兩個星期,蘇聯飛行員們便決定集體抗命,在電台中用俄語通話。因為這個,師長巴什蓋維奇多次痛罵率隊升空作戰的團長佩利亞耶夫上校。上校終於被罵火了,當麵臭罵了師長一頓:“他媽的,你自己去幹一仗看看!”

美軍的監聽機裏很快出現了許多俄語聲音,中國人為了掩人耳目稱他們是“中國俄羅斯族”!

可笑的是,斯大林怕,杜魯門也怕。所有曾經與蘇聯飛行員交過手的美軍人員一下飛機就受到最嚴重的警告 ——如果把空中遇到的事情說出去就軍法製裁!這大概就是中國人所說的“麻杆打狼兩頭怕”了。由於美蘇兩國都不願意由此引發大規模的正麵衝突從而導致戰爭升級,因此雙方都秘而不宣。後來美國新一屆總統艾森豪威爾的高級助手尼茨普承認:

“如果我們公布事實的話,公眾就會指望我們對此采取行動,而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與蘇聯的衝突擴大到更為嚴重的地步。”

在這場不能公開的戰爭中,蘇聯空軍損失了三百四十五架飛機,二百多人陣亡。1992年,葉利欽在給美國參議院的信中稱擊落美機約一千三百零九架(其實隻有九百八十架,另外三百三十架是中國空軍擊落的)。此外蘇聯空軍還打出了一個噴氣式空戰時代至今無人能超越其戰績的王牌 —— 蘇聯英雄佩利亞耶夫上校擊落了二十三架美機,他還擊傷迫降了一架美軍最新型的F-86戰鬥機。這是蘇聯空軍在朝鮮戰場上最珍貴的戰利品。而闊日杜布沒能再創輝煌,由於他威名赫赫不容有失,斯大林親自下令不許他本人升空作戰。

蘇聯空軍參戰的僅有區區上百架飛機,兵力最多時也才隻有兩個師,不超過三百架飛機,其作戰空域也極為有限,對彭德懷來說隻能是杯水車薪。毛澤東為此曾專門致電斯大林:“蘇聯飛行員在空中表現出了英雄氣概和強大威力……為此,我向他們表示謝意。”老實說,這話雖然是現實,但更多的卻是客套。

而後來接替麥克阿瑟的李奇微中將在回憶中則坦率地說:

“我們在北朝鮮戰場上空幾乎未遇抵抗,而且,除地麵火力外,我們可以不受阻礙地攻擊敵補給線。在頭一年,對方甚至連防空火力還擊也沒有。”

彭德懷真正能夠依靠的還是在酷烈的戰火中千錘百煉出來的中國陸軍。

第三次戰役後,由於中朝軍隊大踏步前進,已將後方補給線從一百多公裏拉長到了五百多公裏。雖然蘇聯看到美國不大可能擴大戰爭,中國軍隊又在戰場上取得了巨大勝利,於是在1950年12月底,出動了由別洛夫少將率領的第64殲擊航空兵軍的三個師,掩護清川江以北的運輸線,然而清川江以南四百公裏的運輸線仍然處於既無空中掩護,又無地麵防空的狀態中。在“聯合國軍”嚴密的空中封鎖下,誌願軍糧食彈藥的供應都不能得到保障,運送前線的物資損失達到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糧食供應隻能達到前線需求的四分之一。

由於交戰雙方反複的爭奪、殘酷的拉鋸戰,加之美、韓方的欺騙性宣傳,三八線到三七線一百多公裏的朝鮮老百姓絕大多數都已跑光,形成了一個“無糧區”,籌糧極為困難,我軍部隊隻好依靠隨身攜帶的炒麵充饑度日。“打過三八線,雪水拌炒麵”,是對當時嚴酷情況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