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戰爭的螺旋——第四次戰役-第五節 橫城反擊戰(1 / 2)

第七章戰爭的螺旋——第四次戰役-第五節 橫城反擊戰

第五節 橫城反擊戰

“如反擊不成功,敵將瘋狂追擊,我軍在三八線很難立穩腳……”

此時,毛澤東不得不麵對殘酷的現實,我們很難想象一代偉人毛澤東此時的心情……

“這麼一撤退,又掉進中國人的陷阱裏了……中國人用他們對付蔣介石的戰術:迂回包抄和陷阱來對付我們。”

在朝鮮語中,“洞”和“裏”都是村莊的意思,“洞”是小村,“裏”是大村或鎮子。1951年2月9日,東線“聯合國軍”進至橫城、砥平裏、大美洞、下珍富裏及江陵一線。從整個戰線上看,砥平裏和橫城以北之敵陣形突出,側翼暴露,已給誌願軍鄧集團造成了易於攻殲的有利態勢。

此時,鄧集團四個軍克服重重困難已基本到位,人民軍第三軍團也在迅速前調。但砥平裏和橫城一線有南韓軍三個師、美軍五個團及“聯合國軍”其他部隊,以鄧集團現有的實力,不可能同時攻殲兩處敵人,隻能選擇其中之一先行攻擊之。但問題是,先打哪裏?

韓先楚堅持先打砥平裏,理由是砥平裏緊靠東西兩線分界點,是呼應全局的樞紐,相當於朝鮮半島的“肚臍”,若先攻殲砥平裏之敵,可直接震撼西線敵人的主要進攻集團,龜裂東西之敵聯係,中朝東西兩線軍隊亦可緊密聯結,相互配合。如果能攻陷砥平裏,通向西南約十六公裏處驪州的大門就會洞開,我軍就可以沿漢江上遊走廊迅速插向東南,並威脅美10軍後方,進而迫使敵人全線動搖。但該方案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砥平裏之敵全係美、法部隊,戰鬥力較強,兵力集中,並不突出,兩翼都有敵人,且又已構築了堅固工事,不易迅速分割殲滅。如果一晝夜不能解決戰鬥,則附近之美、英、韓軍均可能趕來增援,將對我軍的反擊布勢造成不利影響。

而鄧華則認為應先打橫城,理由是橫城之敵雖多,但大部分是南韓偽軍,戰鬥力相對較弱,且處在運動中,態勢突出,側翼暴露,又無工事依托,有利於分割圍殲,一擊之下就把敵人打動打亂的把握很大。如果先打砥平裏,東西線敵人往回一收縮,我軍兩條腿是追不上敵人四個輪子的汽車的。

一向以剛毅果斷著稱的彭德懷罕見的猶豫了,鄧華身處前線,是否他對前線態勢了解得更清楚些呢?在8日、9日兩天之內,彭德懷反複權衡,三度變更部署,最後還是決定由在前線指揮的鄧華定奪。

9日,鄧華最後決定先打橫城,彭德懷同意了他的布署。

待一切都布署完畢後,2月12日,彭德懷隨即向北京的毛澤東發出了絕密電報,在這場不得不打的戰役中,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準備:

“美二師二十三團、九團,法、荷兩營,美二十四師二十一團一營移至梨浦洞東之婆沙山附近,且均有相當工事,因此,攻擊砥平裏附近之敵一兩天難以解決戰鬥,現改為攻擊橫城周圍之南朝鮮第五、第八兩師及美七師十七團、空降一八七團(此刻尚無捷音),於十一日黃昏開始,首先求得殲滅兩三個團。得手後再殲兩三個團。如能求得殲敵五六個團,估計可能暫時穩定戰線半個月。如反擊不成功,敵將瘋狂追擊,我軍在三八線很難立穩腳。目前隻有堅決反擊,不惜一切,爭取勝利,爭取時間,穩定局勢。否則將會付出更大代價,困難亦更多。”

此時,毛澤東不得不麵對戰場上殘酷的現實,我們很難想象一代偉人毛澤東此時的心情……。

當得知誌司最終確定先打橫城後,韓先楚一言不發,在漢城北山的指揮所裏拚命地抽煙……

2月11日晚,橫城反擊戰開始了。

各路部隊潮水般呼嘯著撲向敵人,急驟而暴烈的槍炮聲,短促而尖厲的衝鋒號聲,粗獷而震耳的喊殺聲震撼著公路、山穀。美軍的飛機在空中盤旋,不斷地投下一串串照明彈,山風翻卷著大火熊熊的汽車,與照明彈交相輝映,把整個戰場照耀得如同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