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朝鮮戰場上的“絞肉機” ——上甘嶺戰役-(四) 10月14日 02(1 / 3)

第十章朝鮮戰場上的“絞肉機” ——上甘嶺戰役-(四) 10月14日 02

真萊洞,45師指揮所。

七八個總機員、步話機員嗓音嘶啞、滿臉大汗地呼叫著:“李莊,李莊,聽到請回答……”可是,前沿指揮所音訊皆無,沒有任何回複。

心急如焚的45師師長崔建功立即命令作戰科長,馬上讓偵察連派兩個人去前沿陣地了解情況。

然而,由於敵人的炮火極為猛烈,派出去的兩個偵察兵先後犧牲。

偵察連又派了個有經驗的班長,帶著一個小戰士向前沿陣地前進。

兩人靈敏地規避著炮火,終於爬上了597﹒9高地6號陣地。上陣地後他們卻發現,這個陣地上一個排的戰士已經隻剩下一個人了,而美國兵正分兵兩路氣勢洶洶地從兩側圍攻上來。

班長立即操起衝鋒槍,命令小戰士:“你去對付那邊的敵人,這邊由我來收拾。快!”

小戰士一把拉住班長,說:“連長專門交代我們,把情況搞清楚就趕快回去向師長報告。”

班長雙眼一瞪,厲聲喝道:“還有什麼情況比丟了陣地更重要?眼下最要緊的,就是馬上把美國鬼子打下去!跟我上!”

兩個人持槍迎著敵人掃了過去……

45師指揮所,心急火燎的崔建功衝出坑道,跑上真萊洞山頂不停地用望遠鏡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方向瞭望。僅僅一會兒工夫,連身經百戰的崔建功也看得目瞪口呆 ——說實在話,跟小鬼子鬥也好,跟蔣介石鬥也好,哪裏見過這種陣仗呀!炮彈和航空炸彈的炸點連著炸點,爆炸的閃光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在遮天蔽日的炮火濃煙籠罩之下,上甘嶺就像一口巨大的、沸騰的鐵鍋!

後來才知道,這兩個麵積加起來僅有三點七平方公裏的小山頭,僅第一天就承受了二十多萬發炮彈。據45師作戰科長宋新安回憶,最緊張的時候,陣地上每秒鍾就要落下六發炮彈。這種炮火密度在當時是一個世界紀錄。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驚人的紀錄。

崔建功判斷:看敵人這架勢,絕不是一兩個衝鋒就能解決問題的小打小鬧,必須準備和敵人展開更大的爭奪。由於電話不通,情況不明,崔建功焦慮異常。黃昏時分,第135團團長張信元打來電話,告訴他前沿已有十多個高地失守了。崔建功一聽就急了:“夜裏反擊,把陣地奪回來!” 兄弟部隊都在向南擠占陣地,捷報頻傳,自己卻在丟陣地,這怎麼成?

正是由於45師的這種心理,上甘嶺之戰初期一度急躁,使用兵力過大,傷亡亦重。

14日黃昏時分,沒有任何炮火掩護,45師的四個連,第135團2連、3連、7連和134團5連兵分四路,分別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了純步兵強攻。

135團3營7連的任務是配合坑道中的8連,拿下597﹒9高地的2號陣地。

6班首先向7號陣地突擊,被敵人地堡裏的一挺重機槍、四挺輕機槍火力所阻,傷亡大半,不能前進,此時,5班副班長李忠先挺身而出,他把兩根爆破筒捆在一起,從側翼衝向地堡,將要接近敵人地堡時,敵人的子彈擊中了他。李忠先掙紮著翻身推出爆破筒,隨著“轟隆隆”的兩聲巨響,敵人的地堡被炸毀,敵人兩個班和五挺機槍、一門無後坐力炮、一門火箭筒全部被毀滅。李忠先也壯烈犧牲,以身殉國。戰後,誌願軍領導機關為李忠先追記特等功,追授二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追授他二級國旗勳章。

滿天的照明彈、探照燈把陣地照耀得如同白晝,當打到2號陣地下麵的凹地時,突擊隊被敵人的火力壓在地上抬不起頭來。7連連長李世鎖發現敵人的地堡都修築在山梁上,他立即命令:“1排,拿下11號陣地!2排向2號陣地衝擊,夾擊敵人!”

話音未落,一串子彈突然打中了他,李世鎖當即中彈犧牲。

指導員林文貴立即指定1排排長劉俊清代理連長。僅僅幾分鍾後,劉俊清也中彈犧牲。

2排排長孫占元立即又代理了連長。孫占元,河南林縣(今林州市)人,自幼家境貧寒,1946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2月入黨,他雖年僅二十六歲,卻已有六年多的作戰經驗,參加過南渡黃河、轉戰豫西、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兩廣戰役和進軍大西南等著名戰役,多次榮立戰功。因他能與戰士們同甘共苦,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好排長”。2號陣地對他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自從8月9日以來,孫占元和他的戰士們一直堅守在這裏,直到一周前才奉命將陣地移交給了9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