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朝鮮戰場上的“絞肉機” ——上甘嶺戰役-(九)鮮血染紅了山嶺……
(九) 鮮血染紅了山嶺……
黃繼光和龍世昌他們用生命撲滅的戰火僅僅熄滅了約一個小時,就又開始凶猛地燃燒起來。
“一個連長點名,下麵答‘到’的隻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僅在597﹒9高地正南麵的山溝裏,美國人一次就拉走了三十卡車的屍體!
黃繼光和龍世昌他們用生命撲滅的戰火僅僅熄滅了約一個小時,就又開始凶猛地燃燒起來。
20日淩晨五時,三十架B-29轟炸機鋪天蓋地的撲向上甘嶺,美軍新一輪的進攻又開始了。在一番地毯式的轟炸之後,美軍十六個炮兵營的三百多門大炮、四十多輛坦克又持續猛轟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是由督戰隊用槍逼著的一坨坨步兵開始衝鋒。這一次,我軍占領山頭的部隊連構築野戰工事的時間都沒有爭取到。
美7師第17團和韓2師第17團的數百名士兵又像一股混濁的潮水一樣漫上來,與45師守備分隊殺成一團。兩個高地在打退“聯合國軍”四十多次衝鋒後,因傷亡過大,無法補充,戰至黃昏,上甘嶺大部分陣地又一次易手。守備分隊再次退守坑道。
這時,崔建功手中已經沒有一個完整的建製營了。
從14日開始,45師已經投入了能夠機動出來的二十一個步兵連,每個連隊上陣地時少則一百四十餘人,多則二百一十餘人,全部消耗在了這兩個不足四平方公裏的小山頭上!
第133團除4連、6連外,其餘七個連隊全部投入戰鬥,大都傷亡過半,其中1連、3連、9連僅剩十六人。
第134團1連、2連、3連至17日全部加起來隻剩三十餘人;4連剩下十九人;5連僅餘連長、指導員二人;6連至20日剩下八人;7連全部陣亡;8連剩下十六人;9連亦全部陣亡。
第135團戰至19日,第1營的三個連隻剩下七十餘人;4連傷亡過半;5連剩下二十人;6連剩下三十餘人;7連隻剩下十一人;8連剩下二十餘人;9連剩下三十餘人。
全師累計傷亡數字為三千二百餘人。
崔建功那張小小的行軍床早已搬到了作戰值班室,他親自守著幾部電話,一根接一根的不停地抽著煙,思考著破敵良策。但是 ——沒有什麼更妙的方法。幾天來的戰況幾乎是一次次的重複 ——白天,敵人在強大的航空火力和地麵炮火支援下瘋狂進攻,占領陣地;夜晚,我方組織戰術反擊,恢複表麵陣地,替換退守坑道的部隊。所不同的是雙方每天都有數百名甚至數千名士兵倒在這兩個小小的高地上,鮮血染紅了山嶺……
我軍的一支反擊部隊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一個小小的坑道口外躺著二十多具敵人的屍體。在這個坑道口的正麵圍著三層鐵絲網,兩側還有兩個臨時性的碉堡。戰士們走進坑道,發現坑道內隻有一個已經犧牲了的不知名的青年戰士,他麵向敵人趴在洞口,兩手死死地緊握著機槍,至死都保持著戰鬥姿勢。他孤身一人與敵人進行了長時間的搏鬥,把敵人打得喪魂失膽。敵人是這樣地怕他,不僅用鐵絲網和碉堡防止他衝出坑道,而且直到他犧牲以後,敵人依然不敢接近洞口去拖回他們同伴的屍體。
在被雙方的炮火翻耕了無數次的陣地上,到處都可見血肉模糊的屍體,破碎的武器堆積如山,光禿禿的山頭上充滿了恐怖和殺氣……
多年之後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時,崔建功說:“打到16號、17號,前麵沒兵啦……我給秦基偉打電話說,軍長,我可以守,再攻就攻不動了……當時,我隻剩下六個機動連隊了,其他逐步投入的十五個連隊都打殘了,最少的隻剩下幾個人。我下了死命令,各團營再用兵,應以排為單位,超過一個排的兵力必須報我批準。不這麼幹,仗就打不起了……那時候,我真知道了戰鬥力的寶貴,沒兵還打什麼仗?”
僅僅一周的時間,在兩個不足四平方公裏的小山頭上,竟然差不多拚光了一個滿員師!從第三兵團司令部,到誌司總部,都深深地感到了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