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朝鮮戰場上的“絞肉機” ——上甘嶺戰役-(三)“到此為止,聯合國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
(三) “到此為止,聯合國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
崔建功拿出一個大茶缸,倒滿了老白幹,和戰友們痛飲了一大杯!
美國第8集團軍新聞發布官坦率地宣布:“到此為止,聯合國軍在三角形山是打敗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中國軍隊能把這個麵子給敵人嗎?
11月5日,12軍副軍長李德生奉命於德山峴組織成立了五聖山前線指揮所。當晚,31師第92團也奉命接手了537﹒7高地北山陣地的防務。至此,12軍全麵接手了上甘嶺戰區的防務。15軍軍長秦基偉曾說:
“第12軍的參戰,是取得上甘嶺作戰最後勝利的保證。12軍是在什麼情況下投入戰鬥的呢?是當戰鬥最緊張、最艱苦時,軍第二梯隊已經拉上去了,敵人又調來了韓9師三個團,韓2師集中最後力量,加上美空降187團、埃塞俄比亞營、哥倫比亞營等投入戰鬥,597﹒9高地的戰鬥發展到決戰階段,在這關鍵時刻,李德生副軍長的到來,31師投入戰鬥,使我們更加增強了取得戰役全勝的信心……”
美第8集團軍很快就獲悉了第12軍參加上甘嶺作戰的情報。南韓軍方心情惶然地對此評論說:“中共第12軍享有精銳部隊之稱,具有攻防全麵作戰能力。”
消息傳出,韓2師、韓9師頓感軍心震撼。
就在這同一天,誌司總部致電15軍並轉全體指戰員,祝賀收複和堅守597﹒9高地作戰的勝利,熱情表彰參戰部隊“愈打愈強,戰術愈打愈靈活,步炮協同愈打愈密切,傷亡亦逐漸減少……”,並要求參戰部隊“再接再厲,堅決戰鬥下去,直至將敵人的局部進攻完全、徹底粉碎!”
這份賀電被印成號外,迅速傳遍了前線陣地……
經過三個星期的殘酷血戰後,在45師的全部步兵連隊中,兩次打光之後又重建的就有十六個連隊,全師的連級幹部傷亡率超過了65%,排級幹部傷亡率接近90%,而班一級骨幹傷亡率竟達100%!
45師的王牌連隊134團第8連 ——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上甘嶺特功八連”,三個星期內三次打光,三次重建,又三次撲上了陣地!!
597﹒9高地最大的坑道1號坑道先後進入的官兵有三四百人,最後隻走出了八個人。在越過封鎖線的時候,又有兩人被敵人的炮火擊中犧牲。所剩下的六人中,又有一人因吃了過多的餅幹和罐頭牛肉,他那因為過度饑餓而嚴重萎縮的腸胃無法承受,最後竟被活活撐死。
在堅守1號坑道的原8連人馬中,最後隻剩下了連長李保成、指導員王土根和一個小通訊員三人。在戰役勝利後撤回的路上,李保成看見路邊有一段不足一米的樹幹上嵌滿了子彈和彈片,粗粗數來不下一百個,便讓通訊員扛回來留作紀念,這段樹幹後來被陳列在了15軍的軍史展覽館,成為永久的紀念。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抗美援朝戰爭館”裏,也陳列著三根由上甘嶺陣地上保存下來的樹幹,其長度分別為1﹒93米、1﹒42米、0﹒70米,直徑約為0﹒25米。這是上甘嶺陣地上僅存的幾段樹幹,樹枝早已被炮火炸得蕩然無存,樹幹上至今還嵌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彈片……
指導員王土根帶回來的軍旗,上陣地時是嶄新的,每一次從坑道中向外反擊,就插上陣地一次,這麵不到兩平方米的旗幟,竟然密密麻麻地布滿了381個彈洞。十年之後,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建成開放時,這麵軍旗作為一級文物,成為北京軍博(即軍事博物館)最珍貴的藏品之一。
1962年,新落成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特邀8連連長李保成進京,參加隆重的開館儀式。當陳毅元帥陪同朝鮮駐華大使走到8連旗幟前時,李保成為他們講述了這麵旗幟的特殊曆史。雖然李保成不善言辭,但仍然感動得大使先生雙淚長流……
第45師全師的307挺機槍,打壞了257挺;1717支衝鋒槍,隻剩下350支尚可使用;即使是不經常使用的步槍,也打壞了半數以上。全師共消耗彈藥約1257噸,其中還不包括大量從敵人手裏及敵人陣地上搜集的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