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不由己
作者:未聞
引子
這個下雨的晚上,這條濕滑的馬路,這座擁擠的公交候車站,不知哪個該死的混蛋伸手一推,倒黴的阿越一個踉蹌被推在路中間,天空恰恰一陣打雷閃電,“菠蘿個麻子,香蕉你的西瓜……!!”遭到準確度達百分之三百雷劈中的倒黴鬼留下餘音未絕的綠色環保水果罵,人便倒地昏迷。
……醫院急救室外,滿麵汗水,滿身疲憊的醫生對滿懷期待的阿越父母滿目歉意地說:“對不起,我們已經盡力,你女兒已經沒有生命危險,但能不能醒來就靠她自己了,好好照顧她吧……”
第一章
通州是東夏國西北的一座中等城市,城郊東麵二十裏是一座連綿數裏的群山,主峰高達三千三百三十三丈,聽說是幾百年前一個武林高人為心愛的女子的一句戲言而花費三天三夜手持裁縫尺子腳踏實地丈量所得的數據,後人便以此事為典故名此山“丈量峰”。
丈量峰頂有一汪清泉,往西南處終年流淌,至峰腰處與其他泉眼彙合形成瀑布,至下飛瀉形成清澈見底的丈量湖。
丈量湖麵積不大,四周垂柳、綠茵滿目,四周零零星星有些人家,湖的最東麵便是這裏最大的一座府第-----徐府。
十七歲的如醉覺得自己很幸運,新年過後到徐府報名應聘家丁,雖然八千米跑步這種麵試方式有些奇怪,但還是在堅持跑完全程的三人之內,結果今天便可以正式上班,工作崗位還是少爺的貼身小廝。
正式上崗前其他的家丁丫鬟集中目送他,這讓新來乍到的如醉十分感動,雖然有些不解他們目光中為何帶著深情和鼓勵還有一點點……好像是終於解脫了,嗯?解脫??
他不是一個粗俗的不通筆墨的普通小廝,相反,他崇敬聖賢,喜歡效仿先人用自創的方式記錄身邊發生的事與人。
如醉書寫的關於第一次見到徐家少爺徐若寶的簡述
時間:上工第一天的未時一刻
地點:徐府花園“九曲十八彎”橋盡頭的“有座”涼亭。
人物:徐若寶、畫夫子、琴夫子、棋夫子
初見麵情景:由資深工作人員(在寶少爺身邊三年)的如癡帶著行至涼亭,隻見一老一少手足著地,繞石桌作爬行狀,另外二老笑立一旁,高聲數數。如癡驚呼:“少爺!!!”少年擺手示意,至二老數到“十一”方站起,然後繼續坐下手拿一堆畫了不知何物的紙片,大呼小叫和三老“打”牌,對如癡如醉二人視如無物,幹站半晌,與如癡悻悻離去。
對徐若寶第一印象:至多十三歲、單薄、黑臉(雖然比我白點)、貪玩、不知所謂、不務正業、不拘形跡、不成體統……反正一言概之就是:不諳世事的小毛孩。
和少爺的初次見麵令如醉放下給自己的心理壓力,他很愉快的跟隨如癡來到書房,因為如癡叫他寫字,聽說主要是臨摹字帖。
來徐府居然可以提筆,這讓略懂筆墨的如醉十分高興,可是當他接過如癡遞來的字帖時,不由大惑不解:紙上所書的字跡似小楷又如隸書,筆畫走勢異於傳統,大開大合間絕對看不出師承何處,最要命的是,字都認得,可怎麼也讀不通順。
“這是寶少爺抄的女誡”如癡比劃著紙上的字道:“要從上至下橫著寫,照這筆跡抄”
“由上至下?”難怪讀不通順。“為嘛?”
“少爺抄這女誡都是這樣的,如果按正式的由右往左豎寫,洗衣的丫鬟要哭死了”
“為嘛?”
“少爺衣袖必定沾滿墨跡,而且因為老爺每次罰抄都在三十遍以上,所以少爺每抄完換下的衣服至少有十件”洗完衣服的水都可以在用來當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