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師團,轄大野旅團,名古旅團)
傳達命令的參謀前腳才安排好話務員發報,立馬又持一份電報轉了過來:“軍長,李冬軍長剛發來了調整後的第一軍作戰預案。該預案的主要內容為……”
王慧敏插話打斷道:“第一軍何時才能配合我軍展開反擊行動?”
“九點半。李軍長說,鑒於日軍崗村方麵軍、加藤方麵軍先頭部隊已開撥,第一軍隻能派出教導師出來策應我軍行動,而且需要在九點半時才能開撥……”
“李冬這是在搞什麼,出動一個師的部隊都需要三個小時?”王慧敏在發了一句無意義的牢蚤後,與陳宇對視了一眼,兩人同時眼裏閃現憂慮:這三個小時好難熬啊!
這道難題擱在王慧敏、陳宇身上隻是難熬而已,可落實到即將擔任堵截任務的三師官兵那裏,那就不是熬不熬了,而是怎麼活下去的問題!
磯穀廉介自是不可能知道他的部隊竟有三個小時的緩衝被夾擊時間,以他的估計,當他抽兵後,鐵嶺城的大逆軍頂多一個小時必將發起攻擊,所以他給他的突擊支隊規定的接出第149師團的限期僅為四個小時,而剩下的部隊磯穀也是排得滿滿的,用三萬軍隊堅守兵團司令部,以保障和主力援軍的南北暢通,做好迎戰大逆軍的最後準備。按磯穀的新計劃,一旦和鐵嶺守軍接戰不力,守司令部主力是要立即退入北部山區跟主力部隊彙合!
被任命為突擊支隊司令官的前村龍二中將,把川木支隊先行投入戰鬥。而他自己統率的支隊卻充做了預備隊。川木支隊地指揮官川木本三中將對此雖頗有怨言。可礙於軍令如山,也隻得凜然從命。
一度被大逆先鋒團死死擋在高地下的川木支隊,雖在先前的戰鬥中減員率高達百分之十。可其終是被抽出來的老兵部隊,攻擊力和戰鬥意誌倒也不容小覷。加上川木中將這次接到的又是死命令,那就更有的瞧的了。
可來勢洶洶的川木支隊,卻怎麼也想不到隻間隔了十分鍾的戰場休息,他們的下一波攻擊就撞上了一麵爆炸牆。
雷區!先鋒團戰士利用這難得的十分鍾戰場間隙,布置了大片雷區……
倒下大片的戰鬥兵後,日軍出動了工兵。工兵行動過慢,日軍就出動戰車開道。卻又被高地上的先鋒團戰士用40火箭彈射得戰車接二連三地趴窩。
狂怒之下。川木閣下動起了狠招,就地組織了排雷挺身隊。挺身隊嘛,自是要用身體來趟出道路地。
於是乎,在慣例的一輪炮火齊轟後。額頭上都齊刷刷地綁著一根月經條的日本肉彈們,就開始了一個接著一個朝前滾雷地情形,那一道道被引爆的火光和殘肢四飛景象,成了先鋒團官兵陣地前的最靚麗風景線。
這趟滾雷大戲,日軍在付出數百條人命(半被雷炸死,半被槍火力點名。耗時一個小時)之後,川木支隊終於運動到了出擊位置。
可還沒完,先鋒團官兵們攜帶的地雷並不僅僅止於觸壓式地雷,還有不少屬於搖控地雷。日軍這才一排雷過後集結,立時又把川木中將給氣得直想吐血。先鋒團戰士們看準了時機,把那些遙控地雷一齊引爆,炸倒了不下於一千日軍,給日本人好好的普及了一回地雷知識課。其中,那些斷隻手或腿的更加地苦不堪言,引起了日軍人群中的一陣恐慌。
“填上去!”
出離憤怒的川木閣下發出了聲嘶力竭的呐喊,盲從性素來大大有名的日軍官兵們,忠實地執行了他們支隊長的命令,嚎叫著、嘶鳴著,踏著同夥的屍體,向大逆軍隊的陣地蜂擁而上。
陣地爭奪戰正式打響,報仇心切的川木支隊士兵一上來就用出了著名的豬突戰鬥,即不要兩翼,隻求突破某一點的硬朗戰法。這種戰法講究的是參戰士兵的意誌力,奉獻精神……其實,這種無論成敗都會損失慘重的戰法,也是當下急於搶時間的日軍的唯一的選擇,若不與大逆軍隊糾纏成一團,光是大逆軍的優勢火力就能把川木支隊一點點的消磨光!
根據日軍曆來的戰鬥經驗,隻要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之某一點、很快就能導致對方戰線的總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