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用最猛烈的一擊,開出一條生路!
隻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雖響,卻碰到了硬仗打過不少,且自詡為百戰百勝之師的原二師一團的老兵們。在當初以步兵團對陣日軍數百架飛機的狂轟亂炸下還取得驕人勝績的二師主力團。當然,這支部隊的番號現下也是水漲船高地改為了師級製單位——第二軍之第六師。
對磯穀中將來說,他對自己手下的十萬人馬強攻四、五千敵方的伏兵陣地,自然是很自信的。這樣的自信很合乎常規。可要是這個世上的事情,都能因邏輯而一概而論的話,那這人世間的一切,也未免太無趣,太乏味了一些。
盡管穿越到這時代已多時,但身為第六師師長的林玲這人,在用兵風格上還是偏好注重火力打擊、祟尚零傷亡的歐美風格。從火力使用上,就能看出她與大逆軍大多數將領之間巨大的差異。在她的指揮調度下,第六師參與此戰的大大小小幾十門火炮,各施其職的按剛劃分出的目標區域,毫不手軟的一輪接一輪的炮擊,不但幹淨俐落的把視野內的遮蔽物,給打成了碎石爛泥,還順手把鬼子的幾處前鋒隊形都照顧了一遍。這麼個奢侈打法,炮兵們固然打得是連呼過癮,卻也在急劇地消耗著攜帶量不算夠多的彈藥。
起碼在打出去500發炮彈後,用慣了寬綽的手麵的林玲方才叫停。別說,這輪炮擊還真把日軍給震住了。日軍向來有提倡節約彈藥這麼一說,如今光看對麵陣地的一次性揮霍,就差不多夠一個師團補充個一兩回了,難道……對麵陣地上不是四、五千人,是上萬人的大部隊?
以最普遍的軍事常識來換算的話,日本人這麼想也沒有錯,通常一支部隊的炮火力有多強,也決定了這支部隊的人數規模。若都象林玲這樣用炮兵,那就其規模應該不下於一萬人的部隊才是。
別說,拿炮彈當手榴彈使這一招,貴是貴了些,可也確實是好用。被一輪炮轟後,日本人象是被炸暈了頭,竟丟久沒有組織衝鋒……想必,又去開那緊急軍事分析會議去了吧。
捕捉戰機能力不弱的林玲,趁勢調整兵力部署……
這邊在戰鬥,另兩路的第七、第八師的官兵也在披星戴月地往戰場上拚命趕路。
軍情似火,軍令如山。
九日晨一時,陳芳率第七師共八千五百多名官兵,奔赴至雙龍背戰場的南線。而他們的當麵對手日軍的名古旅團等部隊的總兵力近二萬人,雙方兵力對比超出1比2,這種兵員比例相差太多的情形,顯得分外懸殊。
當此情形,陳芳卻夷然不懼,奮力喝道:“吹衝鋒號。全師衝鋒。”
丘上,林玲也在振臂疾呼:“兄弟們。能動的都跟我殺下去!”
在二支大逆部隊的上下發起反衝鋒下,上萬官兵如脫韁野馬、離弦利箭一般,向同樣撲上的日軍迎頭對撞。邊開槍邊衝鋒地殺了過去。
首當其衝的日軍尖兵部隊,立時被衝在最前列的大逆軍隊的81杠射出的一梭梭的子彈,打成了渾手冒血地漏鬥。
當兩支人馬堪堪要帖身拚刺之際。那喪心病狂的日軍炮兵,又不出意外地用那如鋪天蓋地的冰雹般炮彈,砸在了兩軍人海最密集處……當然,早已習慣了日軍炮兵的無著別收割人命技倆,先一步集中起來的嚴陣以待的第六師炮兵。就等著日軍炮兵露頭了。
有此準備,他們自也不會幹看著無動作。日軍炮擊還末停。居於高處的第六師炮兵便毫不示弱的朝著日軍炮兵陣地地大致方位,進行了猛烈炮火壓製。雖然還不知道這輪炮轟會帶給日軍炮兵的具體損失情況。但從稍後小鬼子反擊的炮火。遠沒有之前那麼稠密來看,顯然日軍炮兵這下子吃虧不小。
緊接著。趁日軍炮兵被重創之機,大逆炮火延伸往縱深射去。兩支大逆部隊也借此再次發動了一波攻擊。一時間,整條戰線上槍炮聲鼎沸,數以萬計的中國官兵虎虎生威的向日軍磯穀兵團的前沿陣地,全麵壓了過去。
這番反衝鋒的激烈程度,目下的焦點,要數戰線的中央地帶。
許是已到了背水一戰的關鍵時刻了吧。就在大逆部隊將要成功驅走日軍的攻堅部隊時,磯穀兵團的主力,又象海浪似的朝著大逆軍反卷了過來。
“殺!”
鬼子固然是來勢洶洶,大逆第六、第七師也不是用泥水做的。刹那間,交戰雙方數萬名戰士,就這樣踏著滿地的屍首,迎麵撞在了一起,經過短暫而激烈的對陣廝殺後,隨即攪殺成了一團。
於此同時,第二軍的第七師,也到了距此不足8公裏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