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容迷居然忍了十六個月沒什麼瘋狂舉動。
隻是陸續打爆了“榮光”九部電話。
隻是用信件將“榮光”的一間半辦公室都塞滿而已。
真的不算瘋狂。
一直到容琛回港的消息傳出,狂喜的容迷才又在一周之內打爆了“榮光”二十六部電話。
不過都是一時激動,何況當消息傳出時,“榮光” 收到匿名寄來的電話機足足可以開個店麵了。
對此蘇國強表示很無奈。
當然很感激容迷們對公司的關心,但公司財政都沒艱難到這個地步吧?
事實上,“榮光”的經營狀態好得令亞洲所有同行都眼紅的。
記者們都表示很幸福。
雖然“榮光”公司一貫嚴防死守的,挖不出容琛什麼八卦,最近更是連“榮光”的片場都進不去,人人都在猜測是不是容琛有新作品,偏偏一點消息都得不到!
但是即使是這樣,隻要每日守著“榮光”大門口,趁容琛出入的時候拍上幾張照片,哪怕隻是車窗上的一個倒影,當日的報紙都能大賣。
畢竟不是個個容迷都似港島上的那些那麼幸福,往“榮光”門口一蹲就能守到容少爺的身影。
哪怕隻守到一個側臉一個背影都夠讓人羨慕嫉妒恨的了!
何況即使港島上的容迷也不是個個都有時間親自蹲守。
所以各大報紙隻要能登上一張容琛的照片,就必然成為容迷爭相收藏的寶貝。
至於上麵是否有容少爺新片新歌的消息?
能有固然好,沒有收藏照片都值啦!
那麼容琛到底有沒有新片呢?
自然是有啦!
沒寫出劇本,奧斯維德哪裏能放心容琛回港?
奧斯維德花了小半年在前世眾多記憶裏挑選,又用了三個月寫出初稿,最後用大半年修改,堪堪完成不夠半個月。
容琛對新劇本愛不釋手,迫不及待地來著奧斯維德回港拍攝。
連“榮光”這幾年都先後拍過獲取港島金像獎的幾個老人都不由再次驚歎。
雖然那劇本的名字是好俗氣的《知己》。
但劇情和人物刻畫卻讓人歎為觀止。
盧東籬,名字取自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果然人如其名,恰如國畫之菊。國畫之菊,【注重線條流動,與潑墨之荷不同,有節製的線條就像東籬的為人,該為則為,應收則止,少份灑脫,卻有著更為淡雅的心態和寵辱不驚菊的傲氣。】隻奈何還是放不開為國效力之堅持。
【盧東籬善良、正直、堅定、圓融、通達,人後的軟弱悲傷不改但行吾道的堅強。】“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文武兼備的盧東籬,人淡如菊卻又誌在蒼生,【即使如何被誤解被排斥,始終堅持著自己的那份堅持,心中之堅定非一般人所能撼動】,可是,他遇到了風勁節……
來自傳說之地——小樓,經曆了十世輪回的風勁節!
又一個人如其名的人物!
如風中勁竹的風勁節!他大有魏晉之風,他一出場就任性放誕、狂浪恣肆。他天不能拘,地不能管,紅塵來去瀟灑自如,似乎不曾稍有曲意自苦,正是未嚐低眉折腰時。他因奇才致身奇富,因奇富獲罪入獄,因奇緣結識良友。他要求的很奢侈,奢侈到眼高於頂,目下無塵,隻有盧東籬一個,入得他眼他心。
一個人淡如菊,一個風中勁節。
卻都為一個“忠”字羈絆。
在既無明君,又少賢臣的國度裏相依。
【風勁節強自想要證明原來所有的英雄都有缺點,所有的偉人都一樣平凡,所有人都固有其人性天生的自私和軟弱,然而,在他刻意引導下的盧東籬呈現出來的,卻是手段眼識日益成熟下始終不曾改變的、對於儒者士人信仰的頑強堅持。風勁節感歎自己從未成為其心中第一,卻不得不承認“原來世上竟真有這樣的人”,“原來史書上所記載的人,他們是真正存在,真正偉大的”。】◇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