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期而遇(2 / 2)

不但是在裝備方麵,就是兵員的素質方麵,先遣支隊也不差多少,總23個來自末來的女軍官戰力自是不用提了,就是那九百多人的兵員裏也是經過上萬勞工裏精選出來的,有三年以上軍齡和跟日本人真刀真槍幹過的弟兄足足占了總人數的七成以上,可以說如果論起真正的作戰效能來說若拋開集團統一調度,增援。這支隊伍實是整個太原戰場最強的團級作戰單位。秦麗一方麵擔心初上戰場隊伍磨合期不夠,一方麵也是想初上戰場就長長臉麵,培養一下隊伍的得勝感,這才盡選精英集中到了這個先遣支隊裏。

若不是整個基地裏實在是沒幾個人會架駛汽車,秦麗都想把裝甲戰車也開出來,拉上重炮,好好轟一轟老是仗著火力囂張的小日本的。

很可惜,事與願違。

戰鬥是在夜裏打響的,這時已經是7日淩晨二點半了,第十四集團軍司令衛立煌調集團主力進展到平地泉鎮,準備於次日淩晨向日軍發動猛攻,以便於和已經占領了神山的劉茂恩部裏應外和夾擊日軍,遙向呼應平原戰況,迫使進攻平原之日第15混成旅本多旅團暴露其側翼。

從戰區長官部到衛立煌、郝夢齡這些前線高級將領,誰也沒有想到日軍會在當天晚上派出一個聯隊(缺重炮中隊)繞過了衛軍團布置在前麵的一個團的陣地直接偷襲郝夢齡的第九軍指揮部。

正在與第14軍團血戰的日軍第五師團之藤原旅團在一個被俘後叛國的少校參謀的引領下,於10月7日淩晨2點鍾左右潛行到了位於西岔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莊的邊上,郝夢齡的前敵指揮部就設在這裏。

在日方來說,藤原混成旅團旅團長藤原少將在得知支那軍第九軍的指揮部設在西岔山附近駐營,且其身邊僅隻一個警衛營。大喜之餘,藤原旅團長決定派出宮田聯隊奇襲位於戰線後方的中國軍隊第九軍指揮部。

宮田聯隊於10月6日夜出發,於7日淩晨穿插到西岔山,定於2時20分發動攻擊。攻擊受阻後發現當麵的中國軍隊係一個團的精銳部隊。

1937年10月6日晚,行進中的先遣支隊被張彬蔚等警衛“護送”至第九軍前敵指揮部。原來,當第九軍郝夢齡軍長在探知有一隊地方武裝將要途經西岔山時,本著多多益善的原則,派出了了他的警衛連擋在先遣支隊必經路上要將其調用,也就是這一不經意間,保住了前敵指揮部不被一鍋端掉,也為忻山戰役迎來了開門紅……

晚間2點20分左右,對秦麗來說意義不同尋常的西岔山小高村戰鬥打響了。先是村子兩頭槍聲大作,衝鋒槍步槍輕重機槍及至手雷,一樣也沒有拉下,接著迫擊炮和日製擲彈筒也在初秋的寒風中吼叫了起來……

這次戰鬥剛開始的時候雙方對於對方的情況都是兩眼一抹黑,中方萬萬沒有料到在這當口日本人還能抽調出一個聯隊潛入中國戰線的後方三十裏地進行掏心作戰。而日本人壓根就不知道他們挑了一個最不是時候的時候,要是他們早來一天或是晚來一天,第九軍軍部都戰力不強,但是他們這時候來了,就無可避免的會碰上義勇先遣支隊這塊超級堅硬的硬骨頭。

惡戰,一觸既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