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清,你隻管給我開炮轟日本人的援兵。我把一排留給你警戒,其它警衛連的跟我來。我們去把要上山的那夥鬼子援軍截下來!”見了血戰慘景後,代琴說歸說,倒是不敢在行動上有所怠慢。
無獨有偶,日軍指揮官山室大佐的心思,也和代琴差不多,突見對方也來了援兵後,忙指揮那欲上山增援的日軍,就地擺開戰場擋住中國的援軍。
山室大佐說:“命令聯隊警衛中隊,迎上支那援軍去投入戰鬥;輜重中隊,跑步攻擊對方炮兵陣地;立即給所有的非戰鬥人員分發槍支。把這裏情況,電告鬆井林一郎,要他堅守待援。”
他也想到要先擊潰敵方援兵後,再回過頭來一戰定乾坤。於是乎,在黃龍寺山下的子戰場裏,又套生出了個子戰場。
日軍援兵和中國援兵捉對廝殺,使戰線又暫時陷於僵持狀態。
反觀代琴,也有在戰鬥一開始,就帶領警衛連大部向日軍方向運動。第一聲炮響後,更是強行突破到了離山下日軍陣地很近的地方。
作為軍部警衛連,自然是可著勁地先選出了最好的戰鬥兵來擔擋,那戰鬥力自是弱不了,不但不弱,而且還強得離譜。可以豪不誇張地說,配備了超多全自動火器地這個連地戰鬥力,決不下於十倍數量地日軍。
而反觀日軍警衛中隊,雖說一樣是警衛兵對上警衛兵,而且他們人數還是200人的優勢,但戰鬥力就絕對不一樣了。
首先是重炮一轟,然後在警衛連地這八十多號精銳地攻擊下,隻短短一分鍾,日軍警衛中隊就再也擋不住中國警衛精兵的強攻。在中國精兵強大的壓力下日軍的這個中隊所守的陣地很快就被這支八十多號人的強兵突破催殘了。殘餘日軍隻得向後退去。
“二排留兩個班守住上山的路,其餘人跟著我,衝!”代琴大喝一聲。領著部隊向山上殺去。
這個時候,山上的日軍才從山下突然密集起來的槍聲中茫然地抬起頭來,在鬆井林一郎的指揮下,強行收攏了部份兵力形成了一道圓形防禦圈,死死的擋在了上山的道口上。
此時就可看出警衛連和日軍在作戰方式上的差別了,日軍是正規軍出身,動不動就用成排成排的士兵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進行集團衝鋒。而代琴手下的那五十多個警衛們,則是三五一組、五六一群的利用手上先進火器,東一榔頭、西一棒的,此起彼伏地消耗著日軍的有生力量。
兩支風格迥然不同的軍隊交手,從山上日軍的阻擊陣地在一步一步的緩慢後移,就可看出各自戰力的差異。
中國人的援兵成功到達,火力再次把黃龍寺山林照得能見度大增,同時,也把正在山上的那些臥伏的雙方官兵,再度推進了下一層地獄。
見了亮後,雙方臥伏官兵也就再次朝了相,血腥的惡戰也就再次爆發!隻短短三秒鍾,在能見度稍好後的那三秒鍾裏,許多在摸黑亂戰中都存活了下來的精兵,反而因身邊就驚見有近在咫尺的敵人,趕忙順手刺出利刃,把對手狠狠地捅死。接著,自己也成了另一個近在身側的敵對方的目標……
瘋狂地尖叫著亂刺又發生,這一輪,倒下了更多的雙方士兵!
好在,新第十七軍的所有團隊都是在這時代裏火力無雙的姣姣者,就是輜重大隊的武器也比之日軍的單發三八大蓋強了不止那麼幾分,雖在兵力上倍低於日軍,可和日本人的死傷互換中,卻也沒吃什麼虧,起碼做到了三換一的比率。
這種本應是一換一的近距離屠殺,對輜重大隊反而有利一些。若不是剛才到處是漆黑的,輜重大隊這種優勢早顯出來了。現在能見度稍好,自身的優勢便得到了極大發揮的輜重大隊,場麵上還占了些許上風。
在殺場中,火力占了上風,並不代表就一定能獲得勝利。現下日本軍人還占了人多的優勢,明了隻要山上的這股日軍隻要穩住了陣腳,難保不會發生扭轉戰局這種事的代琴遠遠見了,登時是真急了,再不顧警衛連戰士是否傷亡,組織起人牆,隻管用優勢火力開路,火焰噴吐,在戰場上縱橫酣戰,往來地衝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