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秦麗已經開始從政治角度看待問題,對於穩座不動的老蔣的意圖,她能明了:“坐收漁人之利。”
而對於延安老前輩的兵力調動,她也知道個大概意思,現在的各方勢力都不看好秦麗她們,就連籌建中的臨時政府也幾乎陷在了停頓之中,秦麗知道如果大逆勝利了,一切問題自能迎刃而解,如果戰況不利,各方勢力就都會落井下石,這一次將是大逆建立後的生死之戰,萬不可有失,否則,必將一敗塗地。
想到這裏,眼光再次描了描參謀部製定的那幾個計劃文件,那些計劃她早已爛熟於心,無非就是對日軍的三個方向分別實行阻擊戰、殲滅戰、防禦戰,以殲滅敵之一路而迫使日軍整體作戰計劃付諸流水的方案。四個方案,皆大同小異,差不多的樣子。
現在必須到了她下定決心的時候,秦麗臉上頗有幾分蕭索與無奈,喊道:“命令!”
一旁的參謀立即開始記錄:
“一、第四師不動,仍用於防守日本海軍。。。
二、對迂回進犯張家口的東路日軍,我軍將組成東路縱隊迎戰,縱隊由一師李冬部全體,三師坦克第一營,軍直屬122自行火炮30門組成,縱隊長由李冬擔任,對東路日軍堅決打一場阻擊戰。
告訴李冬,張家口保衛戰是阻擊戰,以張家口外圍的宣化區為陣地,節節抵抗,有計劃的後退,派小股部隊進行騷擾,遲滯日軍進攻速度,必要時可以防守張家口城,打一場城市防禦戰。時間以7天為準,作戰時,可以機動也可以進攻和後撤,自行掌握。此戰不求消滅日軍,以堅持為主。
(阻擊戰的原則是遲滯敵人前進,減慢敵人進攻速度,以運動戰為戰鬥特點,兵力相對比較少。)
三、對進犯遼陽的南下日軍兵團,我軍將組成北路縱隊迎戰,縱隊由二師楊雨部全體,獨立旅黃會部,軍直屬122自行火炮60門組成,縱隊長由楊雨擔任,對南下日軍堅決打一場防禦戰。
告訴楊雨,遼陽戰鬥為防禦戰,需建立防禦陣地,配屬炮兵,堅決頂住日軍的進攻,為期十天,保證在其它方向戰役完成前主陣地不丟,堅決死守住,要注意留預備隊防止日軍迂回進攻。另,此戰會很慘烈,要楊雨要有心理準備了。
(防禦戰是不許敵人前進,以陣地戰為特征,相應的兵力就是以防禦的地方大小來決定的。)比如一個縣城用一個連來守,那就是不可能的。一個最小的縣城圍牆也有幾公裏長,好幾百米守一個人,就是用導彈也守不住,一個村子用一個團來守那就會人挨人,敵軍都是步槍也能勝利了。因為不用瞄準,一個手榴彈的殺傷效果比重炮還利害。所以才有預備隊,和防守反擊這種戰法。
四、對天津戰役,簽於日軍用於登陸作戰的是三個乙級師團,也就是不超過八萬人,我軍將組成中路縱隊對敵打一場殲滅戰。
(殲滅戰是最複雜的戰鬥,要有大數量的部隊進行參與,否則就不是殲滅戰,而是擊潰戰)
中路縱隊將由三師大部、五師全體,另調炮兵一部60門自行火炮,20架武直九一起,共計三萬多人組成,縱隊長由金燕擔任,澎文玉為副手配合。
中路戰役部署如下:在天津以東選擇合適的戰場,以第五師之一團的兵力建立防線,正麵阻擊,二團、三團作兩翼,當日軍遠離海岸(為躲避海軍重炮的打擊)進入伏擊圈戰鬥開始後。三師的機械化部隊要立即啟動,用69坦克正麵推進,90坦克各21輛兩翼包抄,利用強大的進攻突襲能力,擊潰日軍的有效防禦。這時,20架武直九要快速飛至敵後堵住退路。合圍後,60門122毫米自行火炮要立即隨之推進,炮轟其主力。圍殲所有日軍,預計作戰時間為4天,激戰為1天,準備時間3天。
一旦完成殲敵任務,中路縱隊要急速整兵救援張家口,迫使日軍東路兵團退兵,待張家口解圍,遼陽日軍自然退走,達到戰役目的。”
秦麗一口氣下完了令,環視在場人員,問:“大家對這份命令還有什麼補充的沒有?”
參謀長程家輝說:“能否集中優勢兵力殲擊日軍之一路,事關重大,這還得視合圍的力量是否足夠……現我軍的第五師,本身就是我軍絕對的主戰師,加上王牌坦克師大部。以及60門自行火炮,20架武直九,想必,用於殲滅三個日軍乙級師團,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我同意!”
“同意。”“同意。”……
本就是參謀們製定的計劃,他們自然是同意的。
這次為了能最大把握的殲擊一路日軍,大逆軍首次啟用了多兵種配合作戰的軍事行動,由利在打擊整體防禦的坦克集群正麵推進,占速度優勢的低空獵手武直九群起堵截,大殺傷力的自行火炮集中火力,最後交由五師的步兵陣完成殲滅……光想想這個陣勢,滿屋子的參謀們都感到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