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大國交易(2 / 3)

中國和日本的戰爭讓瀕臨崩潰的美國經濟得以喘息,雖然遭到中國的抗議,但是美國在事實上並沒有減少一點對日本的物資出口,這是美國的經濟支柱,也是他們對付經濟大蕭條的一條宣瀉口,是絕不可能放棄的……

其實,早在羅斯福當選的時候,對中日戰爭他就有了對策,那就是在中國將要亡國的時候,再向中國提供援助,寵大的人口基數和遼闊的國土麵積,豈是日本一個小國能比的,未來的市場是中國,又不是日本,可是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在等,等到那個蔣夫人再次來要求他時,美國就會給這個政府一定的幫助。

但是,眼前的中日戰爭場麵越來越不同於預想了,亞洲方麵的事態發展似乎已經失控!看著現在桌麵上的報告,羅斯福有些坐不住,大逆的出現,短時間內所取得的成就,讓羅斯福感到了不安,他的如意算盤有落空的可能,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大逆不顧大戰後的疲憊,而是加大了對朝鮮的軍事行動。

羅斯福不是軍事家,但他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對具體行軍打仗是外行,但是戰爭一但上升到國家利益相關的地位就是政治家表演的舞台了,靈敏的政治嗅覺讓他明白了大逆的目的。這不僅讓他產生懷疑,具情報顯示,大逆的首腦是一個隻有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子,如此年紀怎麼會有這麼老道的政治軍事能力。如果在軍事上有才能不奇怪,世界曆史上不泛軍事上的天才。可是政治是時間和頭腦的結合,不會有年輕的政治天才,這個叫秦麗的真的隻有二十多歲嗎?

想到這些,羅斯福馬上意識到要調整對華政策,一切都是以美國的利益為前提,歐洲、亞洲的和平對於美國自身利益來說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想到就做是羅斯福的一貫作風,他立即起草給國會的報告,他要加大對日本的物資輸出,對世界格局和未來有清醒認識的他,不能坐視整個朝鮮半島落入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中國人的手裏,這對於美國來說不是好事。雖然,大逆政權在政治和對外政策上很接近美國的製度。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這個以秦麗為首的大逆集團是個強硬派集體組成的鷹派政府,與那個現在躲在重慶的蔣某人不同,在某些方麵更敢於參加爭霸世界格局的戰爭,是美國製霸世界潛在的對手。

本來,在文件中羅斯福是準備提議向日本直接輸出武器的,可是歐洲的變化和德意日之間的往來頻凡,讓羅斯福沒敢這麼做。那樣的話,美國政府的形象將會毀於一旦,他還賭不起。

另外,如果直接搞武器輸出,盟友英、法等國也絕不會答應。同時,因為日本人在中國戰場的連接失利,使戰略物資奇缺的日本已經開始在中國的南部集結重兵集群,進攻東南亞的目的很明顯……日德進一步的同盟談判也讓世界各國心驚肉跳,但這些都早有預計,並不可怕,目前羅斯福最擔心的變數就是蘇聯那個龐大的紅色國家……

就在羅斯福的報告交到國會後不長時間,引起了美國政界的巨大反響!隨之,秦麗也知道了詳細情況——現在胡方梅的情報機構已經早已離開了純軍事範圍,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逆的情報人員,尤其美國這樣的國家,對於來自後世的穿越人士怎麼會不特別關注。

麵對這一情報秦麗隻能無奈苦笑,大逆海軍潛艇的損失已經無力進攻海上的商船,封鎖渤海彎, 保護大逆海岸的安全都得依依靠陸基飛機和岸防重炮,隻能對美國的行為記恨在心裏。

但是對於羅斯福這一手也讓秦麗看出,美國對於大逆占領朝鮮的無能為力,這讓她下決心先解決朝鮮問題,因為濟州島與九州島是秦麗未來的目標,而朝鮮就是這目標最堅實的跳板。

對於當初程家輝提出的借助蘇聯取朝鮮的提議,秦麗很感興趣,但是對蘇聯出兵的可能性秦麗認為很小,斯大林的注意力一直在波蘭方向,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歐洲,以蘇聯的國力和土地還沒把小小的日本、朝鮮放在眼裏,為了完成國內的肅反和挽回經濟,對抗來自歐洲的威脅,對日本早已是一再忍讓了,隻要能保證遠東方向的不被威脅,蘇聯並不介意其它國家的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對日本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