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士兵們,雖是連續行進了許久,人有些顯得蓬頭垢麵,隻是,那桀驁不訓的星眸下,無畏的目光滿是道不盡的自信,立馬就顯出了勃勃的生機,無盡的勇氣!
行進中的大逆軍隊,就像是一柄被藏在匣中的利劍,韜光養晦,鋒芒不露,所以沒有人能看到它燦爛的光華!
現在,劍已出,東方起龍鳴……
在日軍的占領地上,三萬多半摩托化部隊的調動,想瞞天過海的可能性小到無限接近於零,而大逆軍這次挺進也再沒做出任何有助於迷惑對手的舉措,這一仗打的就是時間差!
行進到白泉河渡口大麻渡時,擔任全軍前衛的16師49團,終於跟有預謀的日軍接上火了。
……………………兩條線,請諒解!
華夏自強會的一係列對於華北自治政府下轄各個階層的搶劫式做法並沒有引起自治政府軍警的負麵反應。無論是大逆軍還是警察部隊都同以前一樣保持沉默,似乎對華夏自強會的做法相當認同。李元華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自己勢力運作的結果。他讓華夏自強會做下這三件事情,除了為了迅速膨脹勢力和斂財以外,還有一個是向華北自治政府身後的秦麗示威。
李元華認為,此時華夏自強會的勢力已經可以稱之為華北自治政府內的第一大組織了。特別是在自治政府中控製的人物足以讓周衍仁政府的政令不通,甚至於他個人話語影響力已經遠超過自治政府主席周衍仁。此外他還掌握了相當數量的警察部隊。更與掌握著大逆軍幾大主戰力量之一的李冬結成了兄妹,並且他也得到了李冬的態度,支持華夏自強會成為華北自治政府的執政黨。手中有兵有錢更有聲望,完全比周衍仁更適合當那政府主席。
當然,李元華不會傻到認為自個的力量可以與秦麗硬碰硬。大逆軍的發展史他可謂是了如指掌了,短短的兩年之內將幾乎要滅亡中國的關東軍打的龜縮到了東北邊緣地帶苟延殘喘,不可謂不彪悍。在心底,李元華對於那個手握重兵威震亞洲的女人有著許多敬畏的。
之所以李元華敢向秦麗示威,所持杖的一點就是,他認為一旦秦麗對華夏自強會發難,他手下勢力的反撲足以讓華北自治政府陷入混亂之中,無論是經濟還是行政建設都回陷入倒退的狀況。如今如日中天,大有威脅蘇聯東線的大逆軍肯定不會讓自己後院起火的。而李元華更認為,自己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裏有如此之成就,在政治上的才能也可謂是前無古人了,秦麗肯定能看到自己的組織能力與把握時機的能力,自己比那個周衍仁強的多。
讓李元華沒有發現的是,華夏自強會的局勢卻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變的越來越惡劣了,他竟然還沒有半分的察覺。那幾個在他起事最初支持他的幾個大混混,也就是北平城裏的幾位江湖大佬,現在變成了華夏自強會的副會長,手中不止掌握著當時的大混混,更是擁有華夏自強會斂來的巨額財富,各自頭上還掛了紅頂帶,成了自治政府警察部隊中的少將參議。一時威風無兩,在北平明目張膽的欺行霸市,如清初圈地式的搶奪著自治政府下轄各個階層百姓的財富。
而那些自治政府中有實權的大佬副會長,對於李元華的話也是陽奉陰違,如果華夏自強會的政策與他們的利益一致他們則會執行,倘若稍有衝突,或者對他們毫無利益的命令,他們大多口頭上答應,實質上當成耳旁風。而李元華所依仗的那些黑幫勢力也都是明智之輩,知道誰的話該聽,誰的話不該聽,大多時候都緊盯著那幾位高官副會長的動向。
華夏自強會所做的那三件大事,都是李元華親自製定的方針。而這三件大事剛好滿足了高官勢力與黑幫勢力。華夏自強會上下一致施行。這也導致著李元華被衝昏了頭腦,對於下麵的事情不聞不問,根本就不清楚下麵的變化。
而華夏自強會這三大方針對於自治政府各個階層老百姓的打擊也是不可謂不大。華夏自強會反日、反德的綱領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還得到了海外富豪的捐贈。但是,如今在反日反德之下,又欺壓老百姓,這讓華夏自治政府下轄的各個階層對於華夏自強會的態度漸漸轉移,特別是資產階級暗地裏已經把華夏自強會比成土匪、強盜之流了。
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在華夏自強會勢力執行三項方針的同時,在英國倫敦首相府竟然有了小規模的慶賀。張伯倫的笑聲不時的在宴會廳響起。
“尊敬的張伯倫先生,實在想不到中國人竟然這麼奇特,中國人的政治嗅覺竟然這麼強。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個國家會出現這麼奇特。一個政黨,竟然這麼快成型,還能這麼快掌握權力。我不得不認同這位叫李元華先生,他實在是太有才了。倘若如果他不是華北自治政府第一大政黨的黨魁,我都願意邀請他回來為張伯倫先生當首席政策顧問了”英國外交大臣對首相張伯倫激動的說道。
張伯倫嘴角露著笑容,說道,“嗬嗬,那位李元華先生還要好好謝謝我們的外交大臣與我們的總參謀長兩位先生,倘若不是你們二位,那位李元華先生很有可能這輩子就在北平那個破中學當數學教師呢。是你們二位給了他這個機會。”
“尊敬的首相過獎了,這都是首相大人運籌帷幄的結果,是您的功勞”英國國防總參謀長對張伯倫說道。
“是的,這是首相大人的功勞。”外交大臣也跟著附和道。
“好了,我們不討論誰的功勞了。這件事,我們都有功勞。要說最大的功勞,還是那位李元華先生的功勞。他為我們大英帝國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他擋住了大逆軍可能對蘇聯的鐵蹄,間接的幫助蘇聯牽製住了那可惡的德意誌,也為我們大英帝國對戰爭有了充分的準備時間。我們為我們策劃了一次偉大的事情幹杯,我們為李元華先生為大英帝國所做的偉大努力而幹杯,為李元華先生如今的成就而幹杯。也為德意誌的鋼鐵洪流停止前進而幹杯,為歐洲人民的福祉而幹杯,感謝上帝,感謝李元華先生,感謝我們的外交大臣和參謀長先生”張伯倫舉起杯子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鷹鉤鼻在燈光下怎麼看怎麼陰險,與那得意的笑聲交織在一起,顯出晦暗如聖經中黑暗議會的議事廳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