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佬的本質是醜陋的,特別是在大清洗背景下,其軍隊指揮員的思維也很奇怪。 戰前蘇聯的軍區演習已經證明:麵對假想敵的大縱深突破,原有的防禦工事已經不能奏效,卻被忙於政治活動的蘇軍軍官置之不理。
而且自開戰以來,蘇軍麵對德軍的攻擊鋒芒,不僅不去躲避,反而在沒有製空權和突擊力量不足的前提下,發起人浪攻勢,巨大損失在所難免。
眼下就是這一場景。
作為蘇遠東軍總指揮的莫洛托夫大將,就根本沒想到,中國軍人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在他選擇的突破口前布下了埋伏,更沒有料到中國軍人竟然會敢於放出一個真空地帶來給他突破。這兩個沒想到湊在一起,便湊出了這樣一個對蘇軍的攻擊前鋒極為不利的狀態,當幾千蘇軍官兵殺出時,迎接他們的是將近三千支藏在暗處的黑洞洞、陰森森的槍口。凡是稍有一點軍事知識的人都能猜得到,當千軍萬馬正在以一往無前的氣勢衝鋒時,遇上了有預謀的兩側重兵埋伏會是一個怎樣的局麵。
就見,在蘇軍奔跑過的道路上,處處上演著血淋淋的殺戮,如雨般滾動過來的彈跡,將一片片老毛子簡單地射殺,也有一些大逆小股部隊陷入敵人的瘋狂反擊中,鮮血飛濺中轉眼喪命……
不過,場麵畢竟是中國軍隊占有絕對優勢。在大逆軍從兩側用凶猛火力突然襲擊下,光是打頭陣的蘇軍一個團,在一分鍾內就至少倒下了大半,而充做第二梯隊的一個團也被從空中呼嘯著砸下來炮彈,炸死炸傷了好大一片。這種慘像,讓人聯想到了農場收割時那一片片倒下的稻田。上千人差不多同時倒在血泊中的“壯觀”場景,更是深深的刻在了每一個參戰官兵的心底。
不過,急於突圍的老毛子顯然已經下定了拚命的決心。在遭到這種足以使一支“正常”的部隊當場崩潰的密集火力打擊後,老毛子們絲毫沒有退縮的打算,在他們的各級軍官的率領下,以暫時停止推進為代價,迅速把部隊的陣形從原先的多層次密集衝鋒隊形改成了寬正麵的鬆散散兵線。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蘇軍的隊列又減肥了一圈。
蘇軍的這一變陣,使得伏擊中的大逆官兵雖還占有兩翼夾擊的優勢,可畢竟不能再象先前那樣輕輕鬆鬆的排槍掃射了。仗到這個份上,就純粹是在以力相博了,在人數上終始居於下風的大逆軍邊後縮著陣地,邊承受著殺紅了眼蘇聯軍隊那無休無止的猛烈攻擊。戰事進入了膠著階段。
衝殺、掃射……前赴後繼的衝殺,繼續掃射!
白熱化的拉鋸仗後,這一麵的大逆官兵畢竟人少,在占不了便宜的情況下,開始以交替掩護的姿態分批退卻。中國軍人的陣腳這一鬆動,被壓著打出真火的蘇軍官兵自是要反擊、要殺中國軍人一個片甲不留……戰線就在中國軍人且戰且退和蘇聯軍隊的步步緊逼中前推出一大段“安全地帶”
好在,蘇軍主力是忙於逃脫,兩翼的掩護部隊也有些見好就收的意思,隻求能衝出去就心滿意足,且戰且退的大逆官兵們還應付的過來。
槍聲就是最好的戰鬥動員,其他方向的大逆指揮官們忙紅了眼的連聲吆喝著,一連串的傳下命令,屬下的士兵們立刻忙活了起來,轟轟的機械聲中,一輛輛戰車被發動,一根根槍管被緊急據地手裏。同時,一道道軍號響起,三路人馬漸漸的從蘇軍後尾擠了過去。
這一擠,好嘛!不得了了,被彈片削掉一隻耳朵,擔負著遠東軍後路安全的蘇第4步兵師師長斯盧茨基少將,對莫洛托夫說:“太可怕了,中國人三路攻來了,我們被打得落花流水。我的指揮部也已被炸掉了。阿布拉姆上校被炸死了,我的參謀長阿羅諾維奇死了,無線電員米哈伊爾也死了。現在我的眼裏到處都是中國人,4師官兵所剩無幾。根本沒有安全藏身之地,讓朱可夫參謀總長的命令見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