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立即引起了廳內眾人的沉思。
很顯然,那位羅斯福,為了戰後美國一家獨大,到時弄上這麼一出,並非是沒有可能,而是極有可能。
必須未雨綢繆,趁著美軍還在被德軍阻擊、被日本人的初期攻勢弄得疲於奔命,尚未顯出美國在二戰中的作用時,思謀出一個不能讓美國人獨大的方案來。
現在這己知條件是——日本對珍珠港進攻的勝利無疑是輝煌的,但很顯然,日本政府低估了美國人——這場進攻激起了美國要永遠摧毀日本的決心。
在美國,珍珠港襲擊引起美國民眾對美籍日本人的敵對情緒。11萬名美籍日本人被命令離開他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被聚集在一起,送往拘留營。
這時的美國人,已不再保持中立的態度,他們全心全意地跟隨羅斯福總統,準備複仇。一切經濟活動都為戰爭服務。資源用來製造武器、艦隻和飛機,其主要目的是重建美國艦隊,與擴張的日本艦隊抗衡。
與此同時,日軍在襲擊了珍珠港24小時後,日本空軍發動了連續的空襲,摧毀了美國在呂宋島飛機場的飛機。之後,日軍對馬尼拉進行飽和轟炸,繼而運用潛艇分隊輸送六萬人登陸呂宋島,是麥克阿瑟分遣隊人數的一半。卻強行打得美軍連連失利,丟馬尼拉後,隻能縮守在科雷希多島。隨之,麥克阿瑟被羅斯福命令轉往澳大利亞。離開前,他灰溜溜地發誓“我會回來的”
接著,是困守科雷希多島的美軍投降,3萬名美國人及11萬名菲律賓人死亡或被俘虜,1萬餘名日本人戰死。
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日本占領了大量富有農產品、石油和礦藏的富饒領土,統治了四億多人口。日本對被征服民族采取的政策是鼓勵反歐運動,支持日本政府。印度尼西亞成立了“印度尼西亞中心委員會”,建立印度尼西亞與日本的友誼。緬甸同泰國和菲律賓一樣,宣布獨立。
此時,日本帝國的侵略開始受益。而美軍,不僅在對日戰線上表現得不如人意,就是在對德戰場上,此時也並無多少建樹。甚至可以說——開戰以來,美軍便多是以勝少敗多的戰績展現在世人麵前。
比如說,美軍第五軍進攻卡西諾時。德國第十集團軍的一支傘兵師就能化身為攔路虎,成為美第五軍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在對卡西諾進擊期間,美國空軍的表現很令他們丟麵子。他們認為,德國的傘兵可能會躲藏在一所修道院裏,因而進行空襲。事實是300名婦女和兒童躲在那裏,他們同修道院院長及修道士全部死亡。
一連串的戰鬥說明:初戰時的美軍,戰鬥力完全低於德軍、甚至日軍。
想到歐洲戰場,頓時想到目前在北非與德意聯軍作戰的王慧敏部。正在皺眉苦思的秦麗雙眼一亮,脫口道:“我有一個想法,或許,可以做點什麼!”
一時間,群相側目
PS:繳獲的大和號及榛名號戰列艦,目前在大逆第一艦隊服役,要守勃海沿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