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袖口兩眼,突然手心射出三縷妖豔的藍光,釘在地上三名同門的胸口。
可憐那三人沒死在丁原手中,卻眼睜睜瞧著方不軌以一手“陰煞箭”穿透自己的心髒,連慘叫也無法發出。
這還不算完,方不軌的嘴唇一撮,噴出幾點鬼火,瞬間燃著周圍的十三具屍體,很快就隻剩下白骨一堆。
迎上丁原冰冷的眼神,方不軌毫無羞愧,坦然道:“沒辦法,不這麼做,我一樣會死。”說罷,邁步朝前走去,驀地背後一涼,感覺到一股龐大淩厲的劍氣籠罩住全身,隻要稍有異動,立時就是粉身碎骨之局。
就聽見丁原在身後淡淡道:“沒辦法,不這麼做,我還是信不過閣下。”
方不軌暗自惱怒,可老命已掌握在對方掌心,惟有忍耐。
三人加快步履,一前兩後施展陸地疾行術,向西北而去。
他們走後不久,才有三、五十壯丁手持木棍鐵叉、舉著火把趕到,可除了幾堆白骨,已不見任何痕跡。
第八章 鬼塚
丁原所料無差,鬼塚的真實所在,距離白鹽鎮足有三百多裏,坐落於一座荒山之中。
不過以三人腳力,也就是個多時辰的事,前方草木不生,沙石嶙峋的“泰屏山”已赫然在望。
一千兩百多年前,泰屏山尚是蒼翠秀麗的一座大漠奇山,但隨著山中水源幹涸,逐漸的荒蕪。
原本在周邊的住戶因此陸續遷徙,隻留下山中孤零零的一座古代王公陵墓,悄然隱沒在亂石堆裏。
這座陵墓甚為宏偉,深埋於地下三層。
最上一層為殉葬的近侍墓室,當中一層則是主人的姬妾與奴仆,第三層中埋葬的,才是陵墓主人與生前斂聚的大量珠寶珍玩。
大約九百年前,鬼聖封丹陽偶經此地,發覺泰屏山陰氣極盛,對於修煉大有裨益,遂在此處開山立派,創下鬼仙門一脈。
起初門下也不過寥寥三五弟子,甚為冷清。但其後,封丹陽憑借仙靈朱果,自創出“天貝珈藍”神功,旦夕成名,也令鬼仙門聲威大振,直迫魔道三宮。
可惜封丹陽之後,鬼仙門再無人能將天貝珈藍修煉至第十三層大圓滿境界,聲勢不免中落許多。
直至百多年前,門下又出了鬼先生這般的奇才,於蓬萊仙會一舉拔得魔道十大高手的寶座,方令鬼仙門重又崛起。
眼下鬼仙門弟子約有百多人,比之七大劍派又或魔道三宮自不可同日而語。但門下藏龍臥虎,高手頗多,尤以鬼先生的兩位師弟最是了得。
其中一個就是方不軌的師尊巫行雲,掌管著鬼塚第一層的太幽殿;另一個則是巫行雲師妹,莫行虛,執掌鬼塚中間一層太虛殿。
除此之外,尚有“行”字輩旁支七大長老,以及“無”字輩、“忌”字輩中的傑出弟子十數名,都可稱得上天陸魔道有數的高手,隻是限於門規,埋沒於鬼塚之中,少有在當世露麵的機會。
這倒不是鬼仙門甘於寂寞,皆緣於當年封丹陽依仗著天貝珈藍十三層的頂級修為,鋒芒畢露,橫行天陸,殺戮正魔兩派高手過百,最終激起公憤,被圍攻至死。
鬼仙門自然也因此被視為正魔兩道的公敵,若不是鬼塚著實隱秘,恐怕八百年前就難逃滅門之禍。
故而,強如鬼先生者,也不過是在蓬萊仙會上驚鴻一現,隨即消隱。
這一百多年苦苦隱忍,為的便是有朝一日,如封丹陽一般汲取仙靈朱果菁華,煉就十三層的天貝珈藍,重出天陸乃與群豪爭鋒。
方不軌在山腳站定,道:“再往前走,就有本門的暗哨,我隻能領你們到這裏。鬼塚中的情形,路上我已大致說了,信不信由得兩位。”
丁原頷首道:“我答應不殺你,但仍要委屈閣下睡上一天。”
方不軌一怔,下意識朝後退了兩步驚道:“你想做什麼?”話剛出口,胸口一麻,人已失去知覺,軟倒在地。
丁原提住方不軌的胸襟,將他的身子藏到一堆亂石後,若非走近打量,絕不能看出這裏麵還躺著一個人。
蘇芷玉抬頭打量巍峨高聳的泰屏山,天高雲渺,連綿數百裏。若非有方不軌引路,即使知道鬼塚就在此間,亦須費上不少的工夫找尋。
丁原道:“玉兒,有一件事情我要和你商量,依照方不軌所說,鬼塚中甬道縱橫交錯,入口處又有專人日夜把守,我們根本沒有可能偷偷潛入。況且,雪兒的生死全在鬼先生掌握中,我們投鼠忌器。
“因此我打算單刀直入,往裏硬闖,而你則利用這機會,設法潛進太冥殿解救雪兒。如此一明一暗,雙管齊下,或可事半功倍。”
蘇芷玉明白眼下也惟有此計可行,但暴露在明處之人的危險,顯然比暗中潛入的那人大了許多。鬼塚中高手林立,又有鬼先生這般的魔道十大高手坐鎮,丁原單槍匹馬殺將進去,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保疏漏。
當下蘇芷玉搖頭道:“丁哥哥,還是玉兒硬闖吧。我有天心燈護體,萬一不敵,也能全身而退。”
丁原笑道:“玉兒,你也太小看我了。鬼塚再是凶險,未必能留得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