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綠柳,乳燕投梭。
葉昊天離開嶽麓書院,買了一匹普普通通的黃膘馬,準備了些幹糧,向陝西方向進發。
由於是初次出遠門,他決定走官道。
官道上人很多,騎馬的,趕車的,步行的,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官道的一個好處是不用擔心找不到宿處。每隔十八裏都會有一個鄉村,可以找到旅店。另外就是比較安全,攔路搶劫的人非常少見。
葉昊天不急不徐的騎著馬,身上已經不是學子的長衫,而是生意人的短裝打扮。六月的中午比較炎熱,很多人走一會就會到樹蔭下休息。隻有他一直向前走,午飯隻是吃點自己帶的幹糧。到天快黑的時候才找個旅店歇息。他的奇經八脈已經全部打通,十二條正經也通了八條。這樣的熱天對他來說正是練氣的良機。看來不用兩個月就可以打通全身經脈了。那時候煉精化氣的功法就算大成了。
趕到華山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以後。正是炎熱的七月,七月如火,然而華山腳下卻有一絲陰涼的感覺。他把馬寄托在山下一個農家,獨自一人帶足幹糧上山了。
華山十八峰,寶物到底在哪一峰呢?他取出藏寶圖再研究一下。首先要找到一條小溪。他在華山周圍轉了五天也沒有見到一條小溪。難道不是這裏?
正在猶豫的時候聽見“梆,梆梆”的聲音,走過去一看,一個老樵夫正在伐木,一棵一尺粗的鬆樹才砍開了口就熱得滿頭大汗,斧頭一放,準備停下來休息片刻。葉昊天走上前招呼:“老人家,辛苦啊!”老人看了他一眼“唉,死老天,真熱啊!”。葉昊天撿起斧頭說道:“我幫你砍兩下吧”,老人看著他還沒說話,他就輕輕掄起斧頭砍了下去。他不想嚇著老人,所以砍了十餘下才把樹砍倒。回來看時,老人已經張著嘴看呆了。
葉昊天說:“老人家,想跟您打聽個事”。
“好好,你說,謝謝你了,小夥子。”
“我有一個親戚說是在華山附近一個小河邊住,您知道這附近哪裏有小河嗎?”
老人想了半天說:“沒有,方圓三十裏之內沒有河,你親戚說錯了吧?”
葉昊天抬頭看著山巔,過了一會問道:“那山上有沒有泉水?”
“泉水倒是有的,在蓮花峰的後麵有一個小山,半山有一個‘酈泉’,泉水長年不絕,呼呼的向外流,我們喝的水都是那裏來的。”葉昊天問明了方位,連聲稱謝,又幫老人把樹木扛到山下,才向泉水的方向走去。
“酈泉”,在蓮花峰的北麵,那是一個不足百丈的小山,半山有一個平台,平台上有一個合抱粗細的泉眼,水流不絕湧出,先流到一個約有十餘丈大小的潭裏,然後向山下流去,但未到山腳就流進一個岩石的罅縫裏,所以在山下看不到水流。
潭裏的水清澈見底,潭中央突出來一個清石,宛如一隻仙鶴高高地揚著頭。
葉昊天一陣欣喜。“就是這裏!”他心裏狂叫著。
他圍著水潭走了一圈又一圈,看不出一絲異樣,想不出寶物在哪裏。如果在潭周圍,估計早就被人發現了。看來不在“酈泉”邊上。
他在潭邊坐下來,沉思許久,不得要領,一抬頭就看見那隻仙鶴,抬著高傲的頭,好像在譏笑他一樣。順著仙鶴抬頭的方向望去,是華山主峰蓮花峰的陰麵,那是如刀削出的懸崖峭壁,直上直下,高數百丈。他心裏忽然一動,仔細核對了仙鶴所指的方向,那裏約莫離山腳百丈,離頂峰三百丈,光滑如鏡的石麵上隻有那裏有幾棵小樹。“那裏,最有可能的就是那裏!”他不由得叫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