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聽說有一種茶葉味道清淡,想來會合林妹妹的脾胃,也未可知。”

賈母道:“還有這樣的事?”

賈寶玉最是關心林黛玉,聽了潘金蓮的話,忙說道:“是了,我也記得《茶經》中是有這句話的。林妹妹身體怯弱,且一向又吃著補藥,大約是和這茶水不合。”

一時,賈探春也賈惜春兩人也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賈母說:“既然如此,便讓外頭采買上的,單給玉兒買了暖胃的茶葉來用。”

林黛玉忙說:“何苦為了我一個人單獨去采買?”

潘金蓮笑了起來,說:“林妹妹還是太小心了,你是老太太的外孫女兒,和老太太的親孫女兒也沒什麼分別,老太太疼你的心和疼寶玉是一樣的。你若是當真因為吃茶而弄得不舒服,可教老太太心裏該有多難受呢,就是為了孝順老太太,也要聽從老太太的安排才是。別的不說,單是林姑父那裏,一年裏頭凡是節慶,就不知道孝敬了老太太多少好東西呢。沒有道理得了幾大車的好東西,反倒連點子茶葉都不給妹妹用。”

賈母點頭說:“迎丫頭說的有理。”說著,便叫了她身邊最得信賴的大丫鬟鴛鴦來,“你去找二奶奶去,就說我說的,讓她使人單給玉兒買茶葉去。”

林黛玉是賈母的心尖子,她的事情鴛鴦哪裏會耽誤?聽了賈母的吩咐,便應聲而去。

王熙鳳得了賈母發的話,不敢怠慢,便叫采買上的,單給林黛玉采買了茶葉。林黛玉沒過幾日,便用上了合乎自己口味的茶葉。果然比起原來的茶葉,用了好些。隻是,賈府的其他人用不慣。

林黛玉是獨女,從來也沒個姐妹,見潘金蓮對她體察入微,便不免將她當做了自己親姐姐,將賈探春、賈惜春當做自己妹妹一般,除了思念父親之外,倒是猶如在自己家一般。

卻說金陵薛家那裏。薛家是皇商,又連著賈家、王家等幾個大家族,薛蟠的父親死得早,薛母又隻有這麼一個兒子,更兼薛蟠最是個嘴甜的,慣會對薛母討好巴結,薛母對他難免溺愛了些。

更何況薛家便再是皇商,到底還是商人,家族裏時常來往的多是商人,疏於教育。這薛蟠從小便是個闖禍的頭子,薛父不論怎樣管教,都沒有半分成效,待薛父死了,就更是沒有能管束他的人了。整日地帶著一幫子奴才小廝在外胡亂鬧事,因他家有錢,便是惹出什麼事情來,也不過是胡亂賠些錢財罷了,久而久之,竟將薛蟠慣得,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天底下就沒有擺不平的事情來。

薛父死了,薛母也不擅長做生意,薛蟠更是個隻會揮霍不會掙錢的主兒。便是連家裏的那些掌櫃和夥計們,都想著沾些孤兒寡母的便宜,竟將許多東西都搬到自己家中去了。薛母計算著家私,卻是一年比一年少,她如何不知道是吃了虧了,可她不懂生意上的事情,也找不出什麼真憑實據,又怕真把掌櫃和夥計管得嚴了,自己家倒得更快,便隻得吃了這啞巴虧。

幸虧她的女兒薛寶釵自幼便是個有主意的人,且容貌生得又好。兒子已是不中用了,薛母便指望著女兒薛寶釵能有個好前程,結一門好親事,將來也好幫襯著薛蟠。

可巧,當今聖上下了聖旨,不僅選妃納嬪,還要廣選女子,為公主郡主等陪侍。薛家是皇商,紫薇舍人之後,薛寶釵便有資格去參加選拔。

薛母暗暗想著,薛寶釵心計過人、容貌出色,自己又是巨富,便是花費些銀錢,何愁女兒不入選?隻要入選,憑著女兒的資質,得寵那就是早晚的事情。女兒身體又好,隻要得寵,還愁生不出皇子,有了皇子,女兒至少也得是個娘娘,將來外孫至少也是位王爺。便是女兒選不上,姐姐家的那個寶玉也隻比女兒小了一歲,隻要自己多和姐姐說說兩家結親的好處,還怕她不應允這門親事?有了這樣的親戚,便是薛蟠再混賬,也不怕了。因此,便立意要送薛寶釵進京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