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讓她偷了懶。賈探春、賈惜春也每日陪她說笑。

秦可卿是寧國府的塚孫婦,身份在那擺著;家主賈珍又是個不吝錢財,花錢如流水的主兒;又有王熙鳳這麼一個能幹的人才相幫,那些親朋故舊又都來捧場,因此,秦可卿的身後事辦得是風光的很。

過了不多久,便是賈政的五十歲生辰,賈政雖然也想大辦,但他一貫做出一副無欲無求的樣子,隻說讓闔家聚到一處,宴飲說笑也就罷了。

王夫人卻不同意,說:“雖然蓉哥兒媳婦沒了,可她不過是個小輩,哪裏有為了小輩反倒不給長輩過壽辰的道理?且老太太正心情抑鬱,不得開顏,才更該借著老爺的喜事好好辦一辦,也好讓老太太高興高興。”賈政耳根子極軟,素來沒主意,聽王夫人這樣勸說,頓時覺得王夫人說的有理,便同意好好操辦一番。

賈政這個正主同意大辦,賈母也不忍心薄待了自己最為疼愛的小兒子,王夫人便命令王熙鳳好生安排。

大房被二房攆到了偏院去住,榮國府的權力掌握在二房手中。賈璉和王熙鳳夫婦又與賈赦、邢夫人不合,再者王熙鳳也想靠著王夫人的支持繼續管家理事,便刻意迎合王夫人的心思,開始籌謀著給賈政過壽。因此,榮國府上下是一片熱鬧,提前數日就開始準備了。

到了正日子,榮國府更是熱鬧非凡,還請了戲班子來唱戲。賈母帶著女眷們在內院開了席麵,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媽並李紈、尤氏、潘金蓮、賈探春、賈惜春、薛寶釵等都跟著樂嗬。

就聽外頭使人來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

賈母等不知是何原因,忙讓人都停了,隻等著夏太監來宣皇帝的旨意。

一會兒,又有人來回話,說夏太監傳了皇帝的口諭,說是讓賈政立即入朝,在臨敬殿陛見。

賈政不過是個工部員外郎,連正常的上朝都沒有他的事情,如今竟然讓他立即去麵見皇帝,這實在是奇怪。

不提賈母心中擔憂,便是邢夫人、王夫人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潘金蓮、賈探春、賈惜春就更是迷茫了。

賈母就問來送信的小廝:“夏太監來傳信的時候,可有什麼異常?”

那小廝想了想,說道:“別的倒也沒有。隻是,當然他笑容滿麵,似乎是十分高興。”

賈母便揮了揮手,讓小廝走了。

潘金蓮心裏默默盤算著,夏太監是六宮都太監,太監的頭兒,能讓他來宣旨,說明事情不小,他笑容滿麵,說明肯定是件好事。隻是,賈政不過是個小官,和榮國府相關的好事,難道不應該讓賈赦這個承繼了爵位的人去聽?難道這件喜事和大房無關,反倒和二房相關?若是這樣說來,那就隻有一件了,二房的長女就在宮裏,難道和她有關係?是懷孕有喜,還是什麼?

潘金蓮心裏盤算著,在座的人自然也都沒有閑著,都在猜測著到底是什麼事情。

外麵的戲曲早就停了,眾人各有所思,一時之間,整個賈府靜得可怕。

然而,等了許久,也不見賈政回來,賈母心中喜憂不定,便起身往大堂門外廊下走去,眾人,便都跟著往外走。

又過了許久,就見賴大等三四個管家喘籲籲跑進儀門報喜,說“給老太太、大老爺、大太太、太太報喜。奉老爺命,速請老太太帶領太太等進朝謝恩。”

賈母忙問道:“喜從何來?”

賴大稟道:“小的們隻在臨敬門外伺候,裏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