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血戰萬家嶺-一百一十二節(2 / 2)

畑俊六點頭道:“嗯,我想這才是你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也是我最擔心的事情。不過沒有關係,你們可以大量使用特殊武器,這對付他們的人海戰術還是十分有效的。”

他說的特殊武器就是化學武器,也就是毒氣彈。

“另外,根據最新獲得的情報,我打算局部調整一下部署,將原南潯線的主攻改為輔攻,將原沿長江兩岸的輔攻定為主攻,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與中國軍隊在崇山峻嶺中糾纏,直接攻取武漢。”

“這個問題我就不發表意見,回頭你們自己決定。” 畑俊六再次環視全場:“諸位,對於中國,過去我們講的是一個‘速’字,也就是速戰速決,而他們用的是一個‘避’字,即避而不戰;從張學良一槍不發丟掉東北,到他們的首都南京失陷,都是這個‘避’字在起作用。現在他們倒是敢於應戰了,但還在與我們玩另一個字,那就是‘拖’。他們希望拖到不斷有類似張鼓峰事件的發生,蔣介石其實很聰明,他對大日本帝國的一再退讓,就是一貫地堅持了他的‘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他一直妄想著周邊的國際環境,朝著有力於中國的方向發展。因此,為了保證這次武漢會戰的勝利,大本營已經對蘇俄作了最大的讓步,希望你們能夠更多地爭取時間。”

畑俊六所說的“張鼓峰事件”,就是在日軍攻占九江的同時,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

在朝鮮、蘇聯和中國交界處有一個一般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圖們江從它身邊經過,人稱張鼓峰。這裏原來是中國的領土,但是,沙俄與清政府在一八五八年簽署的《中俄瑗琿條約》中,把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強行從中國割了出去,條約中文文本顯示,按條約中劃定的國界張鼓峰是中國領土,條約俄文文本則顯示張鼓峰是沙俄的領土。

在波田支隊向馬當要塞發起進攻的那天,蘇聯軍隊突然占領了張鼓峰,在山上構築工事,布置鐵絲網。已經把東北劃為“滿洲國”、把朝鮮作為自己殖民地的日本人當然坐不住了,因為蘇軍占據了張鼓峰,就等於擁有了可以控製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戰略要地,但是由於日軍正準備進攻武漢,各路日軍正作頻繁調動,難以大規模地與蘇軍衝突。因此,日本大本營隻好命令日本關東軍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同時內閣指示日本駐蘇大使重光葵與蘇聯進行調解,但蘇聯明確表態:不可能從張鼓峰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