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考量(1 / 2)

從漢朝有和親開始,中原曆代王朝的公主們很多時候就有了一個工具人的身份,作為溝通兩國的橋梁,嫁給草原上的那些牧民的領袖,這並不是什麼榮耀的事情。

或許從曆史上來說,從後世來看,各個公主們都有溢美之詞讚揚他們,但是真正屬於她們自己的感受呢?沒有人在乎。當然,這也跟曆代和親的公主根本不是皇帝親生的有很大的關係。

和親的曆史有很多,但是外嫁草原的能是一個皇家宗室女兒的,這都算是對周邊國家的重視了,更多的時候,往往都是一些宮女,直接冊封為公主,然後外嫁。

即便是如此,對草原上的那些人來說,都已經是欣喜不已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曆朝曆代這一套路,皇帝都喜歡用的原因,反正又不是我的女兒,隨便封個宮女成為公主,然後外嫁就可以保證邊疆至少十幾二十年和平,這樣的好事去什麼地方找?

這樣的事情曆史上的李世民做的是最多的之一。

對於杜如晦他們來說,他們並不反對將公主和親,“陛下,臣覺得陛下的諸位妹妹就可以勝任這個工作。”杜如晦猶豫了一下,直接就開口了,“長公主殿下目前才不過年方7歲,就算是13歲出嫁也還得六年的時間。”

杜如晦用了一個時間來勸說李世民,隻是杜如晦沒有明說而已,因為杜如晦知道,長樂是李世民非常疼愛的女兒,如果真的外嫁西域,這輩子恐怕李世民都見不了幾次長樂了。

李世民停頓了一下,然後才認真的開口道:“克明,懋功,我們之間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麗質是朕很疼愛的小女兒,朕舍不得讓她來這西域,但是我們跟大漢之間的關係,我想你們應該知道其中的要害。”

“朕的那些姐妹,房齡的事情你們應該都知道,這樣的如果嫁給霍剛恐怕會起到反作用,雖然朕其他的妹妹不可能都是房齡那個樣子,但是朕說的直白一點,之所以朕選擇聯姻,是想要穩定霍剛跟大唐之間的關係。”

“就朕的那些姐妹,她們在長安本就沒有什麼依靠,她們嫁過來恐怕未必會為朕說話。”李世民語氣平靜的開口道。宗室女外嫁的很多,但是李世民看的很清楚,他的那些妹妹現在其實後台已經不多了。

可以說他這個當哥哥的就是她們最大的後代,但是她們嫁給了夫家,自己這個哥哥也不過就是個哥哥,準確的說跟夫家的利益產生衝突,她們絕對會站在夫家的利益而去,絕對不會為他這個哥哥考慮。

但是麗質不一樣,雖然麗質在外嫁的時候,他也會教導她要向著夫家,但是最起碼平時的時候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霍剛。

“霍剛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如果將來大唐有什麼問題的話,最起碼他看在麗質的麵子上,也許不會太過分,但是朕的那些妹妹,沒準到時候第一個攛掇霍剛動手的就是他們。”李世民看了杜如晦和李績一眼。

杜如晦和李績都沉默了一下,這話不好接,準確的說,沒有辦法接。因為他們也明白,霍剛跟突厥人這些還不一樣,如果是嫁給外族,這些公主也許都會像著大唐,因為大唐強大,她們在突厥就過的好。

但是霍剛不是突厥人,如果霍剛有機會的話……你敢保證她們沒有母儀天下的想法?

“隻是這樣委屈了長公主殿下了。”杜如晦歎了口氣開口道。

“沒什麼委屈不委屈的,你也說了,霍剛有大才,這樣的人絕對不會委屈了麗質,你們之前應該看到了,他的身邊迄今為止隻不過有一個貼身侍女在伺候她,而朕可是聽說,隴西李氏送了他十二名美女,但是這些侍女他都沒有留在身邊,而是讓她們在不同的地方教孩子讀書。”

“從這一點就看的出來,他是一個極其自律的人,這樣的人,有了妻子,絕對不會委屈了自己的妻子。克明,懋功,你們年輕的時候恐怕也做不到他這個樣子,迄今都隻有一個女人吧。”李世民淡淡的開口道。

杜如晦和李績愣了一下,杜如晦搖了搖頭,然後才苦笑著說道:“陛下恐怕你還是小瞧了霍剛了,臣多少懂一點麵相之術,跟著霍剛的那位叫夏竹的侍女,迄今都是處子之身,恐怕霍剛都沒有動過她。”

李世民微微愣了一下,然後他才麵色嚴肅的說道:“這不更說明霍剛的優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