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後看著魏征疑惑的開口道:“識字?不是讀書人?”
因為對大唐來,一個人如果可以識字的話,那基本肯定是讀過書的,大唐的識字教學也是從啟蒙書籍開始的,比如千字文等。隨著識字越多,讀書自然也就越多,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明白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這也是魏征出來之後,李世民如此震驚的原因。
“是的,霍剛發明了一種拚音識字法,識字非常的容易,他們集中掃盲,大概在一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對所有居民的掃盲工作。”魏征直接開口道。
“拚音識字法?這個你弄回來了嗎?”李世民愣了一下,立刻問道,“這個跟讀書人有什麼區別?”
“微臣跟霍剛提到過,不過他讓微臣回來,是這東西可以送給陛下,後續會派人送來,臣就自己回來了,至於跟讀書人的區別,那就是很大了。對於大唐的讀書人來,識字是基礎,但是要讀的懂書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十年寒窗苦讀的法。”
“而大漢的識字很簡單,就是利用拚音識字法,告訴人們這個字的正確讀音,然後通過認識這個字組一些日常的詞彙,讓普通百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那些字是他們日常使用的,對於百姓來,雖然識字一千很容易做到,但是讓他們看得懂書,還是需要專門的先生。”魏征認真的開口道。
“這個……有什麼用?”李世民也沒有仔細想,而是直接就問了出來,魏征在那裏呆了那麼久,這樣做法的用處他必然是知道的,李世民也就懶得自己想了不如直接問。
“剛剛的報紙陛下應該看了,陛下應該發現,大漢的報紙上麵的文章,寫的非常的……非常的直白以及浪費紙張篇幅。”魏征開口道。
“確實。”李世民點了點頭,就像是他們看來,這大漢報紙的文章就屬於灌水了,很多文章都可以邊的很精煉,但是他們並沒有而是寫的非常的直白。
等李世民完之後,他立刻就反應了過來,“你的意思是,大漢的報紙之所以用這種類似於白話的文字來書寫文章,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所有的百姓都看得懂?”
“對,大漢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普通的百姓看到懂,這意味著這些百姓就可以直接理解大漢最高首領霍剛的想法,如果放到我們大唐的話,就意味著所有的百姓都可以懂陛下你的想法。”魏征很幹脆的點頭開口道。
李世民瞬間就明白了這樣做的好處,這意味著百姓可以懂得很多道理,這些道理他們原本不懂,但是李世民可以讓他們懂,民間的謠言是怎麼來的?不就是他們不知道上麵是個什麼意思,然後開始胡亂傳播最後導致的嗎?
“確實是如此,還有呢?”李世民又繼續問道。
“還要就是,如果所有百姓都識字了,那麼百姓之間相互交流就會更加的便捷,陛下你應該知道,民間如果大家都識字的話,有時候一些百姓就不容易受騙。”
“而且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是,識字了之後,就降低了百姓讀書的成本,如果人人都識字的話,那麼有一些寒門子弟的聰穎之人可以直接自學,下百姓的數量是最多的,如果下百姓都可以識字,哪怕十萬個人裏麵出一個能夠自學的,那陛下也可以得到眾多的人才啊!”魏征認真的道。
“確實是這樣,他們如果弄清楚了一些字的意思,雖然讀書有一些艱難,但是總比連字都不認識要好的多,這樣的話寒門子弟出頭的幾率就會極大的增加,這樣的話,整個大唐的官員體係就不會把握在世家門閥的手裏麵,削弱世家門閥對大唐影響力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甚至,大唐如果有百萬寒門子弟,那門閥世家甚至都不用我去操作,他們都會自己衰落,自己讓出現在的主導位置。”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開口道,他完全沒有遮掩自己要削弱世家門閥的想法,至少在魏征的麵前沒有這樣。
魏征默默的站在那裏沒有話,他已經理解了李世民,很多時候李世民固然有自大的時候,但是不得不,他的整體想法是一個合格的皇帝,雖然他的皇位得之不正,但是事已至此,李世民就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當時那種情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魏征可以確定,李世民和李建成二者必有一爭,李建成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皇帝,隻是兩個人相爭,失敗的結果隻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