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科技的力量(中)(1 / 2)

他們這些人雖然有一些人可能以前沒有什麼當大臣的經曆,但是在大漢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他們已經學習了許多,尤其是很多東西其實都是趕鴨子上架的,而趕鴨子上架不得不,隻要你自己夠努力那是絕對非常鍛煉人的。

對於他們來,他們的眼界這一年的時間裏麵已經明白了許多,一個國家可以統治的區域有多大?大概的範圍就是這個國家的軍隊從首都開始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可以抵達的區域。

這個基本就已經是國土的極限了,如果按照這個計算的話,這火車不算是晚上都可以跑400公裏,那麼一個月可以跑多少?1000公裏!那已經是一個無比恐怖的數字了,最關鍵的就是,這東西運送人員,人員根本就不勞累,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隨時都投入戰鬥。

普通國家的軍隊如果連續行軍一個月的話,至少要修整好幾才可以修整的過來。

一400公裏,就拿隔壁的大唐來,這意味著從大唐的長安前往最東側的蘇州,乃至海邊,也不過就三多不到四的時間。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長江裏麵順流而下的速度。

而這個速度,對於大唐各個道來,中央集權將會前所未有的增強,最關鍵的是物資的流通,像是大唐去年河西走廊以及河南道西北等方向遇到饑荒,大唐的糧食不夠,是真的不夠嗎?

當然不可能,大唐在江南等地有足夠的糧食,但是卻沒有在那麼短的時間裏麵運送過來,遠水解不了近渴,更關鍵的是,如此之遠的距離運送物資,一石糧食至少都要消耗三分之一乃至一半,成本太高了。

而火車就不一樣了,它一次性可以拉8000石,而且這玩意又不是一次性隻能跑一輛火車,可以跑很多火車。

這意味著想要運送物資的話,隨時都一次性都可以運送遠遠超過他們想想的物資,並且百姓之間的流通似乎也更加的方便,這隻是對國家的物資流通方麵來,另外就他們工業城的影響。

現在從煤礦以及鐵礦運送到工業城的馬車幾乎快要連成一片了,在馬路上麵隨時都可以看到長長的車隊,如果火車建成了的話,一輛火車運送的礦石就足夠他們使用很久了,更可怕的是,火車幾乎用不了一的時間就可以運送一趟了。

這樣的東西能不讓他們震驚嗎?

“是的首領。”盧峰有些興奮的點頭道。

“這樣,你們這條鐵路肯定是還有延伸出去的路基,從這裏沿著祁連山脈山腳下一直往西到最西側不是最新發現的一個石灰石礦嗎?距離這裏大概50公裏左右,直接一次性修建到那個地方去,然後進行火車的極限測試,比如最大載重,最大的速度。”

霍剛雖然對於蒸汽火車等研發並不了解,但是他卻見過後世火車的運行,知道很多後世火車運行的細節,這些細節他可以直接出來。

“另外,你們對於火車的車廂設計成為標準化,比如拉貨的火車車廂長度,寬度,高度都設計成為一定的標準,考慮到以後的發展等,而運送人員的車廂也進行標準化設計,這樣的話,不管是後麵研發各種火車,還是車廂,我們就有了足夠的數據。”

“標準化的設計應該不用我給你們普及了吧?像是鐵軌的數據等等這些都必須要標準化,以後替換維修都是可以直接進行,而火車的零部件等等也都是同樣的道理。”

“另外,你們對於火車在拉多少貨物可以達到多少的速度,並且長期維持多少的速度對於蒸汽機的影響有多大,這些都要有詳細的數據記錄,然後在培訓火車司機以及鍋爐工人的時候都要告訴他們。”

“前期我對火車司機,鍋爐工人這些要求不高,等後期培訓的時候,注意最好要安排一些隨車的維修工人,尤其是蒸汽機的一些毛病肯定是要隨車修理的,這些東西你們都要出係統的相關手冊。”霍剛將自己能夠想到的全部都一次性提出來。

孫二他們都已經直接掏出了隨身攜帶的本子快速開始記錄了起來,其他的那些部長之類的也都是認真的聽著,因為對他們來,等火車正式開始投入使用的時候,火車該如何運行肯定是要他們來負責的,到時候這些東西他們肯定是要知道的。

“另外鐵軌的匝道設計我想你們應該清楚了,我們要設計的幾條主幹線到時候肯定是采用兩條鐵軌並行修建的方式來進行,但是有一些偏僻,但是卻是要必須的可以采用單軌鐵路,但是單軌鐵路必然是要安排人員進行巡視,避免火車相撞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