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他們都反應過來,這就是火車,但是就像是他們擱著這麼遠的距離根本無法想象處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到底是怎麼鑄造出來的一樣,他們也不清楚,這東西要怎麼行走。
而且目前來他們因為沒有辦法靠近,所以也無法近距離的觀察,不過他們還是往那個方向走了一下,在距離火車大概還有大約一百多米距離的時候他們都主動停留了下來。
因為前方就有人在守著了,他們也是巡捕,所以他們自然是要遵守規矩的,不過在這個距離他們更近了,所以他們看的很清楚,這個時候他們發現這火車是一節一節的,相互之間是有東西連接在一起的。
但是即便是如此,每個車廂都很大,尤其是在最前方的那個車頭更加龐大,比後麵的車廂都要大一些。
“他們下麵的車輪都是鋼鐵製作的,隻不過是這個車輪的體積也太了吧,這麼多車輪能夠承受的住嗎?”程懷亮有些忍不住開口問道。
“不知道。”其他人都紛紛搖了搖頭,他們根本沒有接觸過這方麵的知識,不知道這車輪的大跟質量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且,這些車廂似乎都是鐵做的,姑且不這需要多少鋼鐵,這樣的重量,它們怎麼移動?而且你看這些車廂,目前鏈接的車廂我數了一下,一共有十三節之多。”旁邊的魏叔玉也補充了一句。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都是在最前方的那個車廂上麵,雖然不知道它怎麼移動,但是最前方的那個車廂跟其他的明顯不一樣。”李恪指了指最前方的火車頭道。
“今我們不知道了,不過等明我們應該就可以知道了,到時候我們可以問一下那些工匠大家。”李泰點了點頭。
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不過今他們也沒有離開,而都是在安靜的觀看著,這裏的任何東西對於明來,他們了解的越多,明測試的時候知道的自然也就是越多。
其實這火車並不是第一次測試,畢竟這列火車能夠出現在這裏,那肯定是從工業城那邊開過來的,不過明的測試也確實可以是鐵路係統的第一次測試,因為明測試的不僅僅是火車本身,還有其他的整個係統,比如,在鐵路旁邊大約每隔三公裏的距離就設立的一個觀察站或者檢查站。
這些檢查站大部分都是建立在道路口,或者是橋洞等需要觀察的旁邊,每隔檢查站都已經蓋好了兩幢房子,房子的麵積不大,一幢隻有大約六十多平米,而另外一幢大約隻有二三十平米的樣子,主要是給他們充當倉庫的。
這些都是給未來的鐵路員工建設的,因為初期的鐵路,沒有紅綠燈,沒有信號塔,也沒有無線電,所以有任何問題的話,都是需要這些巡路員來進行巡視並且負責安全問題的。
這個需要專業的培訓,明就是要這些係統也要一起開始運作,這些巡視員的日常住宿吃飯等問題,目前來鐵路部已經有所考慮,但是如何操作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主要是水源問題,不過這個應該也不難解決,大不了直接給他們打井好了,普通的壓水井,其實這個並不難,大漢現在因為有玉門之靈,雖然這裏的降水比南方要少,但是實際上已經不算是太少了,十幾米之下肯定是有了地下水。
而隨著目前大漢的環境不斷的變好,到時候這些地下水肯定會越來越多的,所以給他們打井也是可以的,霍剛記得很清楚,他時候,村裏麵打的那些壓水井,基本就是村裏人弄個鋼管有時候都可以打出水來。
更不他們現在可以找一些專業的打井隊,不管別的,但是鐵路旁邊的人一定是要保證他們的吃喝問題的。
糧食的問題可以通過運送來解決,但是水源的問題可就要就近解決才行,雖然霍剛很清楚,在鐵路建設成功之後,其實人口有可能會隨著鐵路的出現而逐漸的產生遷徙,一些鐵路所在的附近甚至有可能有人員自動聚集然後成為鎮。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不過目前來,這些姑且不會討論,將來一個車站跟一個車站之間的距離也不會太遠,而這一次玉門關和工業城之間的這些員工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因為他們不遠處就是陽關和玉門關之間的河流,他們每都有時間可以去拉水。
目前來,這些車次肯定是會製定出相關的時間的。
不過這些對於李承乾他們來並不知道,第一很快就過去了,直到晚上李承乾他們才回到了給他們分配的營房裏麵休息,吃飯的時候他們都是在偷偷討論這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