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曆史寶藏(1 / 1)

“是這樣的,我們的工業城不是一直都沒有官方名字嗎?也一直都用工業城的名字,而就在我來這裏之前王慶找到我,他想用一筆寶藏來換取我們工業城改一個名字。”楊武開口道。

“寶藏?”霍剛愣了一下。

“是的,他想讓工業城改名為墨城,而他手裏麵的東西據說是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傳承下來的墨家的所有典籍以及部分據說是寶藏,但是有多少我不知道。”楊武開口道。

“墨家?”霍剛愣了一下,墨家是什麼霍剛當然是知道的,不吹牛逼的說,如果不是漢朝獨尊儒術,而且百家齊放一直持續下來,到了唐朝這個時期,中國的科技達到什麼地步,真的不好說。

而墨家,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搞科學研究的學派,作為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搞出來了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等為主的一整套科學理論。

作為中國曆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農民出生的哲學家,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可以說是影響非常的巨大,在百家爭鳴的時期有“非儒即墨”的說法,可想而知當時墨家的影響力。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在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之下,墨家幾乎就已經滅絕,在西漢後期就基本消失了,但是霍剛萬萬沒有想到,到了現在居然還有墨家的人流傳下來。

按照曆史上麵的說法,墨家確實是屬於那種組織嚴密,規矩比較森嚴的派係,能夠堅持到今天或許也有這樣的原因?

“是的。就是曆史上百家爭鳴,非儒即墨的那個墨家。”楊武認真的開口道。

“他是現在的墨家巨子?”霍剛挑了挑眉毛。

“是。”楊武點點頭。

霍剛的興趣有些來了,墨家典籍,墨家的典籍流傳下來的其實是有的,但是幾乎隻有《墨子》一本書籍了,因為墨家的其他典籍幾乎都是跟皇帝作對,這些書籍怎麼可能流傳下來?

比如說典型的墨家學說,尚同尚賢,也就是說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誌,上下一心,試行義政。尚賢則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認為,國君必須選舉國中賢者,而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有所服從。

看起來是不是很眼熟?距離墨子兩千多年後執行的各種民主政策,跟墨子的想法有什麼區別?所以,可想而知墨家為什麼在古代無法生存下來了。

但是墨家的典籍有價值的並不僅僅是《墨子》一書,像是墨子搞出來的,小孔成像的光學研究,幾何學,物理學乃至於天文學等方麵的學說其實都有著非常高的價值。

當然,這些東西跟大漢目前的學說來比,比不上,裏麵的科技程度也比不上,但是這些東西……這就是寶藏啊,真正的國家寶藏,這些東西如果後世能夠有人完美的將它保存下去,那就是國寶,真正的國寶那種。

眾所周知,文化才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百家爭鳴時期到底有多少典籍被遺留在了曆史的角落當中,這誰也說不清楚,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些東西對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巨大的財富。

並不是說它有多高的價值,而是它代表了國家的傳承,文化的傳承,以及……一個文明的傳承。

霍剛上輩子,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何隻有中國流傳下去,可以說是自己是唯一一個古國?就是因為極其健全的文化傳承,除了中國之外,其他的所有古國的文化全部都有斷層,古老的文化早已經無法流傳,所以他們無法稱之為古國。

文化是融入骨子裏麵的,是永遠都無法改變的東西,至於說是人種,這些根本不重要。就像是後世那些在國外出生,國外長大,沒有接收任何傳統中國思想的華裔,即便有著中國血統,但是他其實已經不能說是中國人了。

因為思想已經不是了。

“答應他。”想到這裏,霍剛就直接答應了下來,無非就是一個工業城的名字而已,叫工業城叫墨城有什麼區別?霍剛本就有些愁名字怎麼起,那麼多名字都是他從後世的很多書籍當中直接給整出來的。

想到什麼就取什麼,叫個墨城自然無所謂了。

“是。”楊武立刻答應了下來。

“對了,一會兒就派人去告訴他,不管這些典籍在什麼地方,到時候派遣專門的人員跟著他去取,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財富,屬於曆史的財富,一定要保護好,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很容易損壞。尤其是那些典籍。”霍剛開口道。

“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