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目標(下)(1 / 2)

上麵的這些東西在進行過詳細測試之後,靈泉水的另外一個特性就體現出來了,比如說種完苜蓿草的田地在進行耕地之後,重新種植小麥,正常來說,地裏麵會有一些苜蓿的根係沒有清除幹淨,第二年必然會長一小部分苜蓿草。

但是澆灌了靈泉水的土地卻不會,甚至幾乎都可以說是沒有雜草,唯一生長雜草的地方是在田埂的位置。

對於農業部等人來說,他們都認為這是神跡,包括所有的大漢百姓都是如此,但是霍剛卻知道自己的事情,而霍剛琢磨,很有可能是靈泉水催化了田地裏麵的小麥,在小麥進行生長的時候,因為這一塊田單種小麥,小麥的數量最多,所以有可能這些小麥在發育的時候就已經將這些夾雜在小麥從中的雜草全部都吸收了它們的營養,給弄死了。

當然,這是霍剛的想法,但是真實情況,估計跟這個有所差距,因為正常的來說,靈泉水加強了小麥的活性,也同樣加強了苜蓿的活性,大家相互都加強,那就相當於沒有加強,那都應該活下來才對。

反正霍剛是搞不清楚的,這靈泉水如果大漢的科技達到後世的科學技術水平,也許可以對它進行更進一步的自習分析,但是目前來說,不太可能了。

反正這是好事就行了,沒有太多雜草,就意味著百姓幾乎不用除草,這樣耕種土地的體力活就會減少,那麼可耕種土地的麵積就會增加。

還有最後一個優秀的地方就是,大漢流域目前絕大部分的所有耕地幾乎不用進行澆灌,因為玉門之靈被動的風調雨順,總是可以在適合的時節降雨,這樣大部分時間土地都不用耕種。

而且因為靈泉水的流淌,靈泉水對兩岸土地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當然,如果直接澆灌靈泉水的話,其實還是可以增加部分產量的,至少對麥種的優化有很大的優勢。

不過這些任務都交給官方來做就行了,農業部成立了專門的育種部門,而且目前大部分的大漢百姓也習慣了種子直接從農業部購買,因為種出來的糧食產量更高。

實際上他們自己留種也是可以的,產量隻是稍微低一些而已,但是對於百姓來說,一畝地低個幾十斤乃至一百斤,他們也不願意。

所以,實際上目前大漢的農戶種植的土地麵積都不少,但是各戶人家其實都有餘力,這一次在遷徙了部分百姓之後,相信這裏剩下的百姓依然可以將這些田地都耕種起來。

要知道之前沒有擴大耕種麵積,不是因為百姓們不想種,而是官方控製的緣故。

而這一次,移民的事情關係到大漢未來的所有戰略情況,所以霍剛必然是要對百姓說清楚的,因為他現在對於大漢的百姓有著非常高的影響力。

除了農業之外,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畜牧業,目前大漢的羊群總數按照官方統計大約控製在1500萬隻左右,這個數量看似不多,但是實際上,每年宰殺的羊群,不算百姓自己家裏麵的,單單是大漢目前的各大城市,每年就要消費接近一百萬隻羊。

這僅僅是羊,還不算是日常的雞鴨,豬等等。

而牛群在經過這五年的時間,也已經將存欄數提高到了300萬隻以上,這個數量讓牛肉以及牛奶,奶製品都開始走進了百姓的生活,同樣城市裏麵的消費同樣也有。

不過目前牛肉依然是最貴的,主要是牛的繁殖速度不可能跟羊以及豬比,豬雖然生育期比較長,但是豬一次性生得多,而羊群雖然生的少,但是生育期短啊,所以這兩者的繁殖數量增加的速度非常快。

而這些畜牧業幾乎都是在紫花苜蓿的喂養下長大的,所以對於大漢的草原消耗反而比較少了,像是非靈泉水的水域,像是伊吾城一直到玉門關的中間,這裏原本可以說是草原,也可以說是荒漠。

有一點草,但是並不多,估計好幾平方公裏來放羊的話,也就是能養活個一二百隻羊而已,但是這幾年因為玉門之靈的風調雨順,這些草原的降水量不斷的增加,而這些降水量增加同樣也意味草原上的草更加長得茂盛。

加上沒有了羊群等放牧,這些年,原本的荒漠已經逐漸開始變得碧綠,都有些像是後世的內蒙草原了。估計就這樣持續下去的話,也許很多年之後,這些草原都會出現風吹草地現牛羊的場景也說不準。

而這樣的水土保持,顯然是逐漸進行良性化的,說實話,霍剛現在都有一些擔心對大唐的影響了。

不僅僅如此,像是中亞地區的帕米爾高原等地方,水土保持的都要遠遠超過後世,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塔裏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