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茫然(下)(1 / 2)

玄奘下意識的接過了對方的碗,他抬起頭看著對方,對方的臉上還有著質樸的笑容,隻是這一張麵孔跟中原大有不同,更像是西域這些國家的麵孔,但是此刻對方的嘴裏卻說著純熟的漢語,或者說,是大漢官話。

大漢因為對於拚音進行了全國性的普及,而且是普及到了所有百姓的地方,所以這些原本並不會說漢話的百姓第一個所說的就是大漢官話,同樣他們也稱之為普通話。

普通話,這個倒是非常的直白,對於大漢官話的普及,玄奘當然知道這是好事,大漢的領土麵積已經非常龐大了,如此龐大的麵積,先不說大漢原本的漢族人口並不多,大部分都是由西域原本三十六國的少數民族組成,他們很多人都並不會說漢語。

就算是會說漢語的,也隻是簡單的漢話,而他們所學的漢話自然是更加偏向於河西走廊的漢話,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整個大漢所有人都說著同樣的話,或許有一些老人口音還無法改變,但是他們的下一代已經全部都說的是普通話了。

甚至於他們這老一代人也都在努力用官話來說,這樣的好處就意味著來大漢做生意的所有商人走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聽懂,都可以交流,不用擔心無法交流的情況出現,甚至於大唐好像也要開始普及一些讀音了,而且大唐普及的官話似乎也是跟大漢一樣的。

當然,玄奘茫然並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他剛剛看到的報紙,準確的說,這幾年的玄奘已經像是這樣的茫然很多次了,隻是這一次……更加的茫然而已。

從大唐出發一路向西,因為是出家人,所以玄奘用自己的雙腳一路走來,路上有很多商隊等都願意讓他搭個便車,但是他都拒絕了,都是用雙腿走來的,不僅僅如此,他為了普及心中的佛學,統一佛經理論,他才準備一直到天竺取經,而取經的路上,這西域三十六國就是他想要遊曆的地方。

因為他很清楚,隻有遊曆才知道百姓到底需要什麼,才知道佛如何救人,隻是這一趟行程從出發開始,就仿佛陷入了一個古怪的狀態當中,並不是有人為難他,恰恰相反,沒有任何人為難他,而且還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隻是讓他茫然的是……從他走出大唐開始進入大漢開始。

他原本所想要遊曆的這些國家,統統變成了大漢的領土,原本像是焉耆,樓蘭,伊吾,高昌等等這些西域國家,最後都變成了一個個大漢的城池。

對於這一幕,玄奘雖然茫然過,但是也接收了,不過他依然前往了這些地方進行遊曆,因為他知道,戰爭往往最後受苦的就是所有的百姓,玄奘經曆過大唐和大隋之間的戰爭,他知道戰爭會有多麼可怕的後果,會有無數的百姓受災。

所以他希望可以宣揚佛教,從而讓更多的人心中有善,減少世間紛爭,減少戰爭和百姓痛苦。

正是因為他見過了諸多的慘劇,所以他想遊曆這些地方,將這些地方的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作為他宣講佛教教義的記錄之一,行萬裏路,所長的見識,遠遠比書本當中更加的真實和完善。

但是……事情並沒有像是他所想的那樣……他所經曆的每一個城市,所走過的每一個百姓,他所遇到的根本沒有任何苦難,就好像這裏曾經沒有經曆過戰爭,哦……確實是沒有經曆過戰爭,據說除了高昌等幾個有限的國家之外,其他的西域國家都是直接投降了。

就算是沒有經曆過戰爭,但是按照玄奘所想的,這些百姓不應該過的很苦嗎?但是他所見到的卻並不是如此,大漢的那些官員……他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大漢的所有人似乎都跟玄奘所見過的統治階級不一樣。

他們都仿佛將這些百姓當成了最大的財富一樣,給他們提供資助的糧食,給他們分發土地,分發羊群,家禽,家畜,教導他們如何種植糧食。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這一切都有法可依,有跡可循。

那些幾乎遍布大漢的所有巡捕,他們按理說應該是官吏……在大唐,這些小吏跟普通百姓的關係可是一點都不好,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的道理,玄奘不是不懂。

但是在這裏似乎調個了,這些巡捕……在玄奘看來……他們就差點像是這些百姓的仆人了,哪怕他們沒有隸屬關係。

你見過給百姓幫忙修繕房屋,收割莊稼,下雪下雨通知百姓注意牛羊等,甚至有丟了牛羊的,幫助百姓去尋找牛羊,有百姓孩子生病了,去幫忙騎馬尋找郎中的官吏嗎?可以說,幾乎所有能幫百姓的事情,他們都幹!

這樣的官吏你在大唐能夠找到?不要說大唐,甚至說實話……玄奘在自己的想法中……在那些他所幻想的佛國……都未曾敢想過如此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