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琦研究的很仔細,等到他的妻子和妾回來他都不知道,通過地圖他大概圈定了三個地方,不過這三個地方到底有沒有執行的可能,暫時他還無法確定。
這三個地方有兩個是兩個島嶼,一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端的一個島,從地圖上看,這個島大約六十多公裏長,十幾公裏寬,島嶼不大,上麵應該有人居住,有人居住,那麼島上應該就有淡水。
而同樣因為是島嶼,這裏的人絕對不會太多,這樣的話,他們想要控製起來就非常的容易,就是不知道這裏有沒有被阿拉伯打下來。
而另外一個島嶼,則是這個島繼續往西,差不多的位置,位於一個叫埃及的國家的東部尖端海岸的位置,這個島嶼的麵積更大,不過這個島嶼據很重要,所以估計他們短時間內很難控製這裏,但是這裏可以作為下一步的目標。
除此之外,第三個地點,趙琦選擇的是位於跟第一個島隔著海峽相對的位置,那裏應該有著村莊或者是城市,這樣的話,他們進可攻,退可守,那一切都可以是非常的順利。
他們就有了一個足夠進行挪移的空間,不過這個還是要得到明月部長的支持,甚至得到首領的支持才行。
實話,趙琦都沒有想到過,自己有一會琢磨這些東西,雖然他考慮這些東西的時候是為了自己更加方便貿易進行考慮的,但是他覺得,打仗應該跟做生意差不多,最起碼,打仗需要補給吧?而補給不就是相當於進行做生意的中轉倉庫嗎?
而且從陸地上麵,路線太過於漫長了,而從海洋的話,反而更加的方便一些,而且運輸起來應該也要比陸地上麵運送起來更多。趙琦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過他的報道時間還有很久,所以趙琦強忍著自己興奮的心情,他開始自己的考慮了起來。
他將自己以前商行掌櫃的思維都拿了出來,以前作為一個跨越國家的商隊掌櫃,所需要考慮的東西其實是非常多的,安全問題,後勤問題,盈利問題等等。
現在他在將這些思想不斷的放大,然後再將類似的問題想到,都一一列到旁邊的紙上,然後再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合適的解決的辦法。
雖然這些問題未必是適合他來做的事情,但是隻要對大漢有用的,他就不是白想的,最起碼他現在也是大漢安全部的一名成員,不是嗎?!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這半個月裏麵,趙琦沒有過多的跟外界接觸,當然他不知道的是,這半個月外界的大漢商界可以是鬧的沸沸揚揚,熱鬧的緊。
因為大漢商務部和工業部進行了一次拍賣,一次性拍賣了1艘商船,其中排水量最大的為0噸,總計六條,剩下的六條排水量為1780噸,這1艘商船預計在下個月就可以完工。
目前已經建造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不得不,這種全木質的船隻,配合包裹的鐵皮以及提前準備好的木材,再配合大漢現代的建築工具,建造的速度太快了,估計至少比大唐要快一倍都要多。
大唐光是打磨木材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在大漢這裏幾乎都已經被機器所代替。
不過讓這些商人真正興奮的並不是這1艘商船,1艘商船大漢官方隻是自己留了一條,剩下的全部都進行了拍賣,總計有家私人商行拍賣到了剩下的11艘商船,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商行是因為很多商行自己是不下的。
有很多商船都是好幾家商行直接聯合起來才買下來的。
一部分原因是買不起,另外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聯合其他的商行,聯合一些力量。
1艘商船平均價格為5萬元,暗標的起拍價是15萬和18萬元。這個價格基本大漢沒有賺什麼錢,主要是前期這些商船所附帶的成本比較大,比如簡易船塢這些造價都算了進去。
就這研發資金都沒有算,主要是研發資金相對而言不多,也就算了。
而且這個價格是霍剛他們商量過的,如果真正的按照這個時代的科技以及技術來定價的話,它至少要在百萬元以上,換算成大唐的貨幣就至少要幾十萬貫。
大唐同樣在建造這樣的戰船,而且已經建造出來了一部分,但是大唐的成本就高達15萬貫。
這是成本,可不是售價,而且大唐的戰艦排水量大約在1800噸左右,還沒有大漢這個大呢。
船塢方麵,這些商船都是采用的簡易船塢,基本也就用不了幾年,而真正的船塢建設估計至少還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夠建設完成,因為那些船塢基本就已經跟現代船塢很接近了,而裏麵生產的也不再是這樣的木質商船,而是真正的鋼鐵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