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李世民他們都是受限於時代的格局,所以他們的思維有了慣性,如果讓他們有了跳出時代的格局,他們的想法絕對要比霍剛轉的快的多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霍剛隻是稍微說幾句,他們就能夠想到大概的處理辦法,由此就證明,他們隻是在一些格局方麵差了而已。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這個需要你們自己做出決定。”霍剛聳聳肩膀。
“嗯,這個方麵我們討論幾次就可以了,如果這樣的製度執行下去的話,隻需要我們將這些主動招收學生的學校逐步的擴充就可以。”
“雖然跟免費教育的差距還有一些大,但是不管怎麼說,在未來幾年大唐的最頂級人才應該會逐漸湧現。”李世民點了點頭,全民免費教育現在是不可能的,免費教育所帶來的是巨大的國家行政方麵的壓力。
光是物資的運送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在大唐接下來要先修建遍布全國的主要官道,以及鐵路,當然,水泥廠的拍賣方式也可以跟這件事聯合起來,到時候對症下藥。
這樣的話,在今年結束的時候,水泥廠的初步建設肯定已經可以達成,大唐的主要官道修建也可以從全國不同的地方多處開花,隻要物流運送可以跟上了,那麼大唐後續的這些教育不斷的擴充,向下一步的全民免費教育執行就有足夠的時間和後勤保障了。
不說別的,現在就是讓李世民搞這個,估計都沒有足夠的老師。
“其實民間隱藏著許多的學者,陛下你可以下旨將他們全部都召集起來,不說別的,接下來光是我這三位徒弟他們接下來所需要的老師數量就不是一個小數字。”霍剛微笑著開口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確實,普及教育,教化萬民,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老師,也算是一次演練吧。”
“不過,你說好了,鐵路給大唐開放?”
“沒問題,水泥方麵你們自己可以修建,但是水泥的生產以及水泥的特殊標號都是有要求的,我個人覺得更適合大唐的,火車的枕木可以用木頭來代替水泥枕木,這樣的話,對於水泥的要求就很低了。”霍剛開口道。
“木頭可以嗎?”李世民愣了一下,他們對這個完全是不知道的,自然不清楚木頭是否可以。
“沒問題,東北鬆就可以了,也就是室韋所在的地方,那裏有大片的森林,剛好你們開墾土地也是需要去除一些森林的,到時候直接利用那裏的東北鬆製作枕木就行了。”
“不過你們在砍伐的時候,最好是再保留一部分的森林,避免水土流失,我覺得第一條鐵路可以直接修建到東北去,那裏本來不就是未來大唐的糧倉嘛,不管是種植糧食或者是其他的經濟類作物,黑土地都是最好的選擇,那裏肯定是要跟大唐的經濟政治中心鏈接在一起的。”霍剛聳了聳肩膀。
鬆樹也不僅僅是東北有,其他的地方都有的,雖然製作的條件是嚴格了一點,比如說在進行過特殊的幹燥處理之後,還需要浸泡瀝青進行防腐等處理,不過瀝青並不少見,天然的瀝青礦有很多,大唐也有不少,霍剛告訴李世民就可以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生產的水泥可以集中用來建設橋梁,涵洞等重要的位置,以大唐的產量剛開始也不怕不夠用。”李世民滿臉的喜色,如果木頭可以代替水泥成為枕木的話,那對大唐來說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了。
實際上,木頭枕木的使用年限可是未必會比水泥枕木短,之所以霍剛不采用木頭枕木是因為大漢的木材太少了,大漢那一大片區域,如果不是靈泉水的話,想找棵樹都難,更不要說去找那麼多木頭枕木了。
木頭相對於水泥枕木可是有很多優點的,當然了也有缺點。
不過對於大唐來說,木頭枕木就完全可以替代水泥枕木,實際上後世製作采用水泥枕木也是因為木頭枕木太過於消耗木材,對於環保沒有好處。
當然另外一個原因也就是因為木頭枕木太過於容易人為破壞,水泥枕木相對於來說,人為破壞的難度可就要高了不少。
這兩者都可以維修,其實都不是問題,實際上,這個時代的鐵路速度,木頭枕木足夠了。
“反正怎麼建設你們自己考慮,至於路線的話,你們琢磨怎麼樣建設路線比較好,鐵路不僅僅是運輸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帶動沿途的經濟,從而加強大唐跟其他道洲之間的聯係,所以盡可能鏈接人口多的地方,其實繞繞路也不要緊。”霍剛聳了聳肩膀笑著說道。
“嗯,不過這方麵,可能還需要你們大漢幫忙啊,另外,關於新建鐵路的利益問題,我們該怎麼分配?”李世民看著霍剛問道。
大漢和大唐之間的這條鐵路大部分的利潤都是由大漢拿著的,大唐隻是分到了少部分,即便是如此,大唐每年所拿到的收益都不菲,當然,這種收益其實大唐也不在乎,真正讓李世民看中的是,鐵路沿線所給大唐帶來的利潤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