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箭齊放,箭如飛蝗,而且放出來的還不是一般的箭,每一枝射出來的箭矢的尾端上都綁上了火藥,並被點燃了藥線,因此每一枝飛翔的箭都拖著冒著火星的尾巴。
所有的火藥都經由梁山好漢“轟天雷”淩振親手所製,其縱火爆炸的效果冠絕於大宋。
楊燁組織軍士放箭的隊列也與尋常的不同,借鑒了地球上明朝大將沐英發明的三段擊的經驗,他讓弓箭手分成三隊,第一隊負責放箭,第二隊負責點燃箭矢上的導*火索,第三隊做好預備。
三隊箭手前後交替,回旋射擊!
楊燁不需要弓箭手們射箭射得有多準,他隻需要他們射得足夠快,箭矢覆蓋麵足夠廣,就算達到了戰術目標。
三段擊下射出來的火藥箭,優勢就是連綿不絕、永不間斷。
守株待兔的官軍倒了大黴,就算他們有本領擋得住箭雨,卻也擋不住箭雨伴生歸來的火海。
他們瞬間就陷入到了烈焰煉獄,四下裏慘叫聲爆起,並開始飄散起人肉燒熟的香味。
麵對火海箭雨,隻有陶震霆一人沒有性命之憂,他運轉起內家真力,全身密布無形無質的護體罡氣,但凡有箭矢,隻要接近到他的罡氣範圍,盡皆無力折落。
在《水滸傳》世界中的萬人敵猛將,大抵都會有這樣的本領,亂箭射不死,人海推不倒,暗算一般情況下也沒有用處天才霸主最新章節。
那陶震霆的武功不在辛從忠、鄧忠弼之下,就算遇到梁山五虎將也可以勉強戰個平手。這樣的人物,隻憑三段擊縱火箭雨搞不定的。
若是他有膽子,虎吼一聲,撲將上來,搞一場以一破千,錘翻或搞亂了梁山軍的箭陣,也未必就不可能遏製全軍覆滅的命運。
不過陶震霆喊是喊了,兩柄棗瓜錘也如風車般轉動起來撥打箭矢火藥,但行進的方向卻不是奮勇當先,去依托自己的絕世武勇來為同袍們創造生的希望。
他選擇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死道友莫死貧道,撒開兩條飛毛腿轉頭就跑,任由手下軍士在梁山軍箭雨下好似稻子般被紛紛割倒,再在爆炸燃燒中成了焦黑熟肉。
陶震霆是一員戰將,沒有飛簷走壁之能,但卻在長年征戰出練就出了過人的逃命本領,動作可稱是氣死靈貓,嚇死脫兔。眨眼之間已經躍出了十多丈,避開了三段擊箭雨的殺傷範圍。
若是梁山好漢鼓上蚤時遷在這裏,必須要對陶震霆稱一個服字,講講不是做賊的,跑起來比賊還快,這個真是娘胎裏帶來好天賦。
不過他賊跑天賦再好,也快不過楊燁的飄雲遠煙輕功,楊燁神眼厲害,覷破這陶震霆有逃命之心,當即施展草上飛之技,追趕了上去。
楊燁人還未到,歸靈七寶刀的刀芒先到,受火丹並金剛玄功內勁的雙重催動,竟然幻化出了一隻洋溢著剛猛之力血色火鳳。
烜赫大梁城!
陶震霆頓覺腦後生風,巨力襲來,心中默起波瀾,預感到將有致命威脅,當即將手中一隻棗瓜錘回手投擲而出,用出了一門傳自隋唐裴元慶處的錘法。
流星趕月!
陶震霆的兩柄棗瓜錘的錘柄上都吊著鐵鏈,與他手腕相纏,因此能遠能近,能格擋也能投擲,變化多端,十分厲害。
“哢嚓”一聲,歸靈七寶刀上的白梅印記閃過一道妖魅的光芒,“斬鐵”特效被強製觸發,流星趕月的錘招還未發揮出威力,就先被刀芒將棗瓜錘像剁豆腐一般給剁為兩段。
“轟”的一聲,陶震霆凝聚在錘上的驚人內勁失去了載體,在空氣中炸裂開來,衝擊力四散,卻將楊燁的刀阻了一下。
陶震霆僥幸逃過斷頭之劫,但卻失去了一半的趁手兵器。正在這時,耳邊又傳來戰馬嘶叫之聲,一團黑雲好似電光般撞將過來,劈頭蓋腦卷起兩條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