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往事(1 / 2)

白翼挑了一張二樓靠窗的桌子,一邊看著這紅塵中的繁華景象,一邊將杏花酒倒入杯中,慢慢的送入口中。杏花酒入口柔和爽口,雖然入口微苦,但是回味甜中微酸,餘香繚繞,有一種杏花的甜味泛上喉間,倒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已經忘了有多久,自己未這樣放鬆過。漂泊了這許多日子,清風和明月相隨,‘乘風’與自己為伴。想‘乘風’也本為當代名駒,也曾在戰場上立下汗馬功勞,如此跟了自己,卻落得如此日漸消瘦的境地。白翼的思緒被拉的很遠,陷入了久遠的回憶之中。

白翼本為川國元帥白穹幼子,自出生時,耳渲目染的就是如何去承擔家族興亡的重擔。

都說貧苦人家悲歡離合多勞慮,何日清閑誰得知,常盼生於富貴之家。誰又知官宦人家十八年來殫精竭慮,南征北討,馬革裹屍的痛楚?

白家教子嚴苛,對白翼尤勝。

白翼很小就沒有童年,五歲時,父親就給自己請了京城有名的私塾老師,學習定國安邦之學。

別的孩童還在上樹抓蟬時,白翼耳邊的是夫子的教鞭聲;別的孩童還在光屁股下水摸魚時,白翼已開始背誦四書五經。

七歲時,更是請了武術名家,授以道家正宗武術。

白翼的童年,大概就是在夫子和師傅的訓斥中度過的。書背不會,藤條打在白嫩的小手上,道道傷痕深印。拳法學不會,挨餓沒飯吃。

記憶中最深刻的那件事。白翼現在依然是曆曆在目,仿若昨日。

這天,夫子有事外出,安排白翼自學,開始時,白翼還能搖頭晃腦的誦讀《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窗外傳來幾個小孩子的玩鬧的聲音,白翼耐不住好奇心,湊近窗口一看,原來是幾個仆人的孩子,不知怎麼的,竟玩鬧到了內宅。

孩子的快樂總是容易傳染。“陸伯伯,我想和他們玩一會,”孩童的白翼指的幾個孩子,央求一直照看自己的老仆人。白穹常年在外征戰,命管家陸興修監督兒子的文武進展。對白翼來說,那個稱為父親的白穹,大概隻是一個陌生人,管家陸興修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這可不行,這要傳到元帥耳中,那還得了。”老仆人慌張的說道。

“可是,翼翼讀書真的好累,我已經好久好久小朋友了和我玩過了。”小白翼不住的哭求。

一直看著白翼長大的陸興修哪裏會不心疼白翼呢,在他的心中,白翼就好像是他的孩子一樣。想起小公子讀書練武的辛苦,也是止不住的心疼。最終心軟下來,應允了小公子。

小孩子的友誼,總是來的很快,白翼收獲了人生第一份的友誼。小夥伴們一起下水捉魚、爬樹捉蟬、打架摔跤,白翼體驗了正常人家小孩子的童年。如果不是父親的突然出現,這一定是白翼童年最開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