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生
第二卷
第三十八章 支付方式和老司機李如海
公司最先給項目專用賬戶撥付了200萬啟動資金,開工之初林雲也找業主按合同支付了10%的預付款,也就是360萬左右,項目專用賬戶總進賬就是560萬。
前期的大宗投入並不多,大頭都在鋼筋和混凝土上,加上管理人員工資和各種雜費一共支出了330萬左右。
項目專用賬戶上應該是餘下230多萬。
賬上的230幾萬加上本期計量240幾萬,470萬用來支付勞務工程款和鋼筋尾款綽綽有餘了。
需要支付的款項工程科已經統計彙總了,路基工隊需要支付60幾萬,橋梁工隊需要支付150幾萬,剩下的就是管理人員工資。
意思就是即使過年前這筆工程款交通局撥付不出來,賬上的錢差不多將將夠開支了,當然,這是在不計算材料尾款的情況下。
混凝土加工的錢是預付,鋼筋款是約定的按批次結算80%,最終年底結算,這兩個月下來,項目共購進600多噸鋼筋,折算下來,就是大約120噸左右的鋼筋沒有付款,大約60幾萬。
如果最後計量的這筆錢真的轉不出來,不但支付不了鋼筋尾款,明年過完年就揭不開鍋了,不過這種極端情況很少發生,因為交通局是要上班到大年三十的。
大年二十七這天,鄧梅上午九點多,來給林雲說業主的撥付工程款到賬了。
這下林雲一點都不擔心了,賬上有錢,項目經理才有底氣。
林雲分別約了兩個勞務公司的老總下午過來談工程款支付的問題,也約了材料供應商過來吃飯,順便支付尾款。
勞務公司各自幹了多少活,這些老板都是心裏有數的,過來談一下是個程序問題。
過年了嘛,也談一談明年,晚上在項目部聚一下餐,完了再安排大家出去唱歌,這也算是歡歡喜喜團年。
路基隊老板姓何,50出頭,很通情達理的一個人,加上工程量本來就不多,沒兩句就談好了,他們也同意按合同比例85%支付。
輪到橋梁隊柯總的時候,給林雲出了一個難題。
老柯這人因為在路橋公司幹過,對於超前計量這一塊把握得妥妥的。
原本隻需要支付150幾萬的人工費,他按項目部過年向業主超前申報的慣例,算出來他那邊應該支付170多萬。
他把半成品鋼筋和庫存鋼筋也計算了進去了,庫存和半成品鋼筋250噸,按580元一噸的加工費,那就是15萬左右。
這老柯簡直是拔了毛的猴兒,MD,項目部對業主超前計量那是公對公,性質完全不一樣,再說即使是這樣,總工何成剛也並沒有把庫存未開封的鋼筋全部算進去。
他這倒是好,所有的庫存未開封鋼筋全部計算了加工費。
“老柯,你這樣不合規矩,我們對業主都沒有這樣幹,你讓我如何向公司交代。”
“林經理,你看這最後這段時間滿打滿算沒幹二十天活,但是來了這麼多工人,要吃飯,要開支,為了支持項目部的工作,這人工費就攤高了,原本隻需要三個人的工作,我隻能安排四五個人出幹,工人來了不上班是要留不住的,這些你們項目部的人都是看在眼裏的,你也體諒體諒我,這過年開不夠工資是要出問題的。”
老柯說得很懇切,但是林雲想得更多的是這樣不符合公司財務製度呀。
但是這段時間呢,勞務公司後續來做墩柱的工人確實有點多,而且沒做幾根,支付的工資和產出確實不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