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節 回歸者(1 / 2)

第七章節 回歸者

一輛輛迷彩塗裝的中國8×8輪式裝甲車沿著河內火車站的方向繼續向北挺進,大街上是一片混亂。散落著的宣傳單還在風中飄零,就像是葬禮上那飛散著的白錢一樣訴說著無限的哀傷和愁緒,的確,著便是一場葬禮上拋灑的白錢,一場埋葬一個國家政府的葬禮。

成百上千擁擠在河內街頭的越南國民前行在中國裝甲車隊之前,隻是他們不是阻擋,而是作為開路者一般湧向首都軍設立在街頭的臨時街壘。而麵對著那衝湧的人流,越南人民軍的士兵同樣是一臉的茫然,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困惑同樣很深。他們同樣無法麵對一些事實。

看著‘直-11’偵搜直升機發回來的前方視頻信號,坐在指揮車內的蕭揚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因為這一幕在當初南北分裂的時候就已經注定會發生了。隻是相差一個催化劑罷了。

從抗法到抗美,從入侵柬埔寨再到與中國長達十年的邊境戰爭,越南已然是到了窮武黷兵、麵臨崩潰的邊緣。還好這個時候,黎筍下台後的越南政府及時正確的調整了自己的國家政策。及時踩下了那腳刹車。回頭而開,作為北方大國的中國,一方麵是拚命的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國內搞的紅紅火火,另一方麵卻在邊境戰事上把越南往死裏拖。兩山輪戰,中國軍方從各軍區、各部隊依次抽調部隊來輪番進行戰爭鍛煉,而越南呢,卻是舉國之力。

驀然回首的越南政幡然醒悟,立即罷兵修養,這個時候對於越南來說,的確是一個好的開始。經濟有所好轉,市場需求增加。從1991-1996年,越南經濟發展迅速,以每年產總值年均增長約8.2%的高速蓬勃發展著。市場繁榮,國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購買力增強。似乎越南成了中國的縮小版一樣,到處都盎然著蓬勃的生機一般。

可是隨著1997年的金融危機的到來,越南經濟開始下滑,外資大量減少,市場需求如同炎炎夏日裏的鮮花樣,迅速萎縮。麵對這樣的情況,在2000年上半年開始,越南政府開始采取財政和信貸手段的手段來刺激國內投資、促進消費增長、推動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然而這種飲鳩止渴樣的做法無疑是等於是埋下了一枚惡性的定時炸彈,采用信貸手段刺激國內投資在帶動了越南經濟走出低穀,2000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便增長6.2%的同時,也使得越南國內的壞賬率成倍上翻。國家正一步步走向嚴重的信貸危機之中。

越南全國總人口7800多萬,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盟國家第二位。雖然市場規模較大,但卻城鎮比例嚴重失調。雖然城鎮居民大多從事第二、三職業,額外收入頗多,具有一定的購買力,可是占全國人口80%比例的農村居民卻年收入隻有200萬盾/年(折合145美元/年),這些低的年收入怎麼會有很高的購買力呢?再者,越南不是中國,沒有足夠的國內市場。

而2000年5月16日,越南第十屆國會第七次會議批準通過的《外國投資法-修改法案》則更是一杯毒酒。這份當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修改法案,增加的幾條無一不是禍端的引源。

‘企業的利潤彙出境外稅率由原來的5%、7%、10%相應減少到3%、5%、7%標準;

外資企業可依照越南外彙管理規定,向商品銀行購買外彙,實現外彙平衡;

在越南國家銀行同意的情況下,外資企業可在國外的銀行開設帳戶;

外資企業可用土地和土地使用權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

外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將任何財政年度的虧損轉移至以後各年,並用以後各年的利彌補該項虧損,但期限不得超過5年’這每一條都是如同砸入棺材板的鐵釘樣,漸漸釘死。

這一切不過隻是激蕩的國內矛盾中的一點罷了,越南存在的問題在南北方的差異化是越來越大,加上‘正規軍、地方軍、預備役、民兵’四大國防體係並沒有完成實質性的整合,而‘越人陣’武裝的很大一部分構成便是地方軍的省、市、縣軍指,以及南方的預備役、民兵。

沒有完善係統的政治思想教育,在越南四大國防體係內,相互之間彼此為政的情況很是常見,也正是這種製約給了南部分裂勢力以軍事力量。而這種力量又與越南河內的政府軍有著藕斷絲綿的關係,曾經的同事!曾經的上下級!曾經的密友!等等……等等。所以當中國軍隊‘炮轟’出南北軍方之間的這樣‘爛事’的時候,也自然是沒有人去過多的懷疑了。

“打倒腐朽的政府!”麵對著呼喊著口號,湧動而來的人群,防禦街頭的越南人民軍-首都軍的士兵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這樣的無力。而憤怒的民眾則是如同一種壓力樣,一步步擊垮這些人民軍士兵的心理防線。難道要向自己的國民開槍嗎?許多人民軍士兵詫異到。